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炮灰小肥崽第52节(1 / 2)





  “小,小哥,怎么了?”

  许承哼了一声没说话。

  真是女大不中留,就这么一点小伤口,再晚一点都能愈合啦。虽然确实是再地上摸来摸去的是有很多脏东西,但是她妹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吧。

  韩昂看着一脸担心的许诺,开始思考要不要自己再扎一下。

  诺诺妹妹很担心自己呢。

  但是一瞥到怒瞪着自己的许承,他又打消了这个想法。

  算了算了,还是先别得罪了许承,这可是将来的大舅哥。

  第七十四章 中考(一)

  中考前一个学期童子远和韩永疆就给许诺,许承还有韩昂寄来了不少的复习资料,都是他们各自所在地方比较出名的中学用的资料和试卷,虽然寄过来的时候一些卷子和资料上都有那边的学生写过和修改过的痕迹了,不过许诺等人还是很喜欢这些复习资料的。

  每个地方的教育资源都有高有低,农村里的比不上县里的,县里比不上市里,市里比不上省里,这在这个时候是很正常的情况。虽说现在这些年人们没有那么重视教育了,但是想要考高中依旧还是很难。许诺有自信不管是她还是小哥哥和韩昂都能考上高中,可能多掌握一些知识也是不亏的。

  童子远和韩永疆寄回来的复习资料被许诺他们刷了一遍,有答案的就拿本子盖着答案不去看,自己重新解题。他们刷新题目的同时也没有把学过的课程丢下,他们班上也有不少想要考高中的学生,看他们仨刷题刷的热火朝天的,一个个的也都过来问他们借复习资料学习。

  对于想要学习的人许诺从来都是支持的,她虽然自己比较懒,但是却喜欢看别人上进。当然前提是心思得正,要是想要走歪门邪道的‘上进’,那许诺是看不上的。她的这些同学也是跟她一起相处了快两年的了,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愿意想要考高中,许诺都不吝啬拉他们一把。

  要知道,现在虽然在别人眼里读书没用,读了书还是得下地,但是再过一些年就要恢复高考了,那会儿才是知识分子一飞冲天的好时机。

  或许是有了新的学习资料,也或许是班上的同学个个都想着要考上高中,就连原本打算混完了初中就拉倒的人看到其他同学在学,免不了的也要随着一起看书复习,一段时间下来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倒是浓郁了不少。

  因为家里有两个考生,宋郁禾每天都是挖空了心思给许承和许诺做好吃的,隔壁韩家也是一样。宋郁禾和宋岚书两个人本来就手艺好,下了功夫来做饭,每顿都能做的喷香喷香的,一段时间下来许诺三个人又开始长肉了。

  许诺:“……。”

  她好不容易才瘦了一点点,就这么给长了回去了?

  眼尖她奶又要拿猪油炒鸡蛋,许诺连忙拦住了她:“奶,真的不用吃那么好,我和小哥又胖起来了。”

  许诺和许承还不算是最胖的,唐言才是胖的很,明明吃一样的饭,唐言硬生生的快要大一个号了,要不是他每天也还跟着锻炼,那都能跟吹气气球一样鼓起来。

  “猪油炒鸡蛋就好了?以前吃红烧肉的时候也没见你说吃的太好呀。”

  许诺的脸皱了起来。

  以前怎么能和现在比,以前那会儿刚过了灾年家家户户日子过的都不太好,就算是许爱国有金手指,但是又哪能天天大鱼大肉呢,就是多吃两口猪油炒的菜都能让人议论好久呢。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她们大队现在家家户户条件都不错,她家情况更是好,除了小哥哥和唐言还挣不到钱之外,其他人都是拿工资的呢。他们一家是青苗大队有名的富裕人家,而青苗大队也是整个公社公认的最想嫁进来的公社——没有之一。

  “猪油吃多了容易长胖,而且奶你得少吃些猪油。”

  “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呢。”宋郁禾斜睨了许诺一眼:“这猪油炒叶子菜多好吃啊,那些黄豆油都炒不出这个味儿。”

  许诺:“……。”

  这倒是。

  但重点是这个吗?并不是啊。

  许诺叹了口气:“奶,我觉得我们平常心对待就行了,这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呢,哪能天天吃的这么好。而且我们平时都是带中饭去学校,你这要是做的太好了让同学看见不好。”

  “也没多好,这不是挺平常的吗?”

  许诺看着猪油炒蛋,再看看正打算做的腊肉炒辣椒干一时间有些无言以对。

  她觉得她奶可能对也没多好有什么误解。

  **

  越临近考试,时间仿佛就过的越快。考试之前,公社中学开始放假安排考场,等三天后就要回学校开始考试。

  这一次考试,将会决定你有没有资格去上高中。当然也还有另一种情况,没考上到时候可以留级复读,不过这会儿的人复读的比较少,好多人小学都没有读完呢,毕竟现在读书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学费课本纸笔每一样都是要钱的。

  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只要不是想来学校混日子的,基本上都是卯足了劲儿想要考上高中。

  放假这三天,许诺三人也没多少紧张,每天在家里照常锻炼,该干嘛干嘛。书也照常看,不过更多的时候是让自己放松放松,准备以最好的心态来迎接中考。

  宋郁禾和宋岚书比许诺三个考生要紧张的多,但是又怕给她们带来压力,一个个的都憋着不说。

  大概多数家长都是这样,哪怕知道自家的娃儿学习成绩好,但是每当到了这种人生中的转折点的时候,她们还是会忍不住的忧心。

  许诺她们仨从来不担心考不上的事儿,都是担心等将来上了高中了她们就得去学校住校,到时候两家就剩下两大两小了,平时也不能帮着干活了。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的事儿,只能让家里坚持两年,等两年高中读完,到时候许诺照样还能回家来帮忙。她和许承的户口早在下乡政策之前就已经迁回了青苗大队,等到时候高中毕业了她们直接回大队就行了,也不用再去别的地方下乡。只是有一些城镇户口的同学还是得抓着恢复高考前的尾巴去下乡的,也就是因为这样,这两年还有公社和县里的各类干部跟大队长打听走关系说要让她们家的孩子来青苗大队下乡,到时候直接来造纸厂上班的。

  但是这些大队长统统没答应。

  早在造纸厂开办起来的时候大队就已经商量好了,是为了给队员们创收也是为了队员们减轻压力的,不至于有些队员因为没钱就算受伤了生病了都忍着不愿意去医院看病拿药。这个也是在公社和县里报备过的,而且当初都是拿工分,所以别人也不眼红。后来造纸厂开始拿工资了,也不是没有人不动心,但是青苗大队的造纸厂照样还是只招收农村户口的社员,大家竞争上岗。知青们或者是城里一些没工作的想要来造纸厂上班,那可以呀,先把户口落到乡下再下两年地,到时候同样是考试竞争上岗,下地期间表现不好的他们可不要。

  因为大队长他们过于强势不给人走后门,也因为这条件还挺严格的,所以慢慢的也就消停了。

  可谁家还没有一两个要下乡的亲戚呢,反正都是要下乡的,谁又不想来一个情况好的大队,最好是在乡下还得有个体面的工作呢。

  符合这些条件的,这十里八乡的也就只有一个青苗大队了。

  因为这个造纸厂还被穿了好几次小鞋呢,好在县委苗书记是个好的,也会护着他们,要不然这个造纸厂早就不是他们大队说的算了的。

  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许诺也可以理解,要不然她也不会自己努力挣钱挣票让自己可以实现钱票自由。可她却做不出逼迫人的事情来,也不喜欢那些一来她们大队下乡就想着要在造纸厂上班,要当推销员,要当技术员那些多少有些不知所谓的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