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28节(1 / 2)





  红旗公社的跑马灯很别致,真不知是谁想出的好办法?

  跑马灯走得近了,鲁盼儿就看到了罗书记,他手挥一面小旗,指挥队伍或停或走,那灯上的马也跑得忽快忽慢,越发生动。当然,公社的干部们也都来了,有的抬花灯,有的扛着旗子,万红英的父亲紧跟在罗书记的一旁,一会回过头说些什么。

  “果然是你们!”万红英从红旗公社的队伍后面跑过来,上下打量着鲁盼儿,退学之后她依旧还像女学生一样文雅干净,身上的蓝绿格子衣服与许琴的一样,若是不认识,只怕会以为她是襄平县里人。

  无怪爸去一次九队,回来就问自己,又替堂哥看上她了呢。

  鲁盼儿感觉到万红英的嫉妒,还在公社中学时她就这样,自己穿了新衣服她总要生几天气。但现在自己已经是老师了,总要大度,就笑着招呼,“好久不见了。今天开学返校,你也顺便来看灯的吧。”

  万红英与鲁盼儿同岁,高中生涯让她又长大了不少,也懂得了不能再随便发小脾气,更何况鲁盼儿将来会是自己的堂嫂了呢,于是她努力收起了心中的不快,欢快地说:“我不是顺便来的,我是跟着公社的车一起来的!”又向红旗公社的队伍里用力招手,“哥!哥!你过来一下!”

  队伍里走出一个胖胖的年青人,眉眼与万红英有两三分相似,不耐烦地说:“又有什么事?”

  万红英将他拉过来,“这是我同学鲁盼儿,我爸过年的时候跟伯父伯母提过的。”

  “你同学?”万红英的哥哥也上下打量了一回鲁盼儿,然后就变得热情了,伸出手来,“你好,我叫万红宇,在县委当司机。”

  万红英只有两个弟弟,与她年纪差很多,这位哥哥应该是她的堂哥,对了,以前她常在自己面前提的,鲁盼儿就与他握了手,“我是鲁盼儿,是红旗九队的民办教师。”

  “我刚刚的话还没说完呢,”万红英很兴奋地告诉鲁盼儿,“今年上面有指示,各县可以举办灯会,只是通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只有两三天的时间,我爸就带着公社的干部加紧做出几盏走马灯——可是红旗公社那么远,怎么能把灯运到县城呢?拖拉机太小了,放不下,我爸就找了大伯,从县委借了一辆卡车,是我哥开过来的,帮我们红旗公社把灯送来了,我也就跟着车一起来了!”

  鲁盼儿就顺着万红英的话说了声,“谢谢你来帮忙,万红宇。”然后用力把手抽了出来,他一直握着自己的手不放,十分讨厌。

  对于叔叔要给自己介绍对象,万红宇当时是不以为然的,一个村姑,能出色到哪里?可是因为过去的那些事,爸爸妈妈打算尽快在偏僻的农村给自己找个媳妇,还商量着过了正月带自己去红旗九队相看。

  没想到今天自己提前遇到了鲁盼儿——更没想到会是个高挑漂亮的姑娘——嗯,还不止长得好看,还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万红宇想了想,对了,应该叫文雅的气质,果然县城里许多姑娘都比不上。

  万红宇越看越满意,于是他就热情地说:“灯会结束后,我会把红旗公社的灯送回去,到时候你也坐我的车回去吧。”

  “不了。”鲁盼儿摇摇头,“我跟家里人和朋友一起来的,大家总要一起回去。”

  “有多少人?我看看车子能不能装下。”

  “谢谢,不用了,我们骑自行车回去。”鲁盼儿向万红英摆了摆手,“我先走了,以后再见!”

  第46章 挺牛气的

  看着鲁盼儿转身与身边的几个同伴走入入流中, 连头也没回一下,万红宇吹了一声口哨, “还挺牛气的呢!”

  “鲁盼儿从小一直当班长,初中毕业时还是襄平县的第一名, 校长和老师都特别喜欢她,信任她。”万红英说着,心里十分复杂,既想让堂哥知道爸爸用心为他挑了好对象, 又不愿意十分表扬鲁盼儿,还担心堂哥也像别人一样觉得鲁盼儿比自己好,“可惜鲁家出事了, 她不得不辍学回家, 虽然当上了民办老师, 可只有初中学历。”

  万红宇就不高兴了, “读个高中有什么了不起的?毕业还不是要回农村参加劳动!”

  万红英猛地醒悟过来, 堂哥不喜欢读书, 初中时就不上学了, 天天在外面混,大伯找了学校才拿到初中毕业证, 又托关系让他进了县委的车队。自己怎么揭了他短处?将来自己保送大学还不是要大伯帮忙, 堂哥是绝不能得罪的, 便赶紧陪笑说:“农村和城里怎么能比?就是高中毕业, 也要回生产队种地——其实就是城里,能进县委工作也特别难得呀!”

  万红宇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的工作, 县委大院的司机,说出去立即就会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每一次陪着县里的领导到下面的公社检查工作,万红宇都体会着高高在上的感觉——各局的领导、公社的干部,都要好吃好喝地招待,有的还会送土特产品,完全与县领导一样的待遇。

  凭着这样好的工作,很多姑娘都愿意跟自己来往,所以万红宇年纪轻轻的,早就处过好几个对象了。那个鲁盼儿是个农村姑娘,不懂得这些事儿,万红宇早认定了,只要自己开车让她看到自己的威风,再带着她坐上轿车,她马上就会心甘情愿跟自己处对象了。

  万红宇这样想着,心情也就好转了,便问堂妹,“你什么时候回家,我送你,顺便看看你同学。”

  明天才开学,总要月底回家,但是显然堂哥想自己早点儿回家陪他去见鲁盼儿,于是万红英就说:“半个月之后吧?”看着堂哥的脸色,她赶紧改了口,“提前点儿也行,下周。”

  “那好,下周六我到高中门口接你。”

  鲁盼儿离开万家兄妹后继续与大家一起看灯,跃进拉着她的衣服,在她耳边小声说:“我讨厌万红英的哥哥。”

  自己的感觉也一样,可是鲁盼儿却没有说出来,只嘱咐跃进,“第一次见面的人,哪里就讨厌了?不许乱说话。”

  “万家的人都坏。姐,你小心些。”

  想想刚刚万红英骄傲的样子,明明红旗公社是罗书记主持工作,就是爸爸原来也听从罗书记指挥,她却把一切的功劳都揽到她父亲身上。鲁盼儿心里就明白了,“万红英是不是在学校说了什么难听的话?”

  自己万红英的父亲当了公社副书记,她就高傲得不得了,特别在红旗公社的学生面前,简直把大家当成她的下属一样呼来喝去,其实她连班干部也不是。过去姐当班长时可从来没有那样颐指气使,许琴虽然脾气急了点儿,但对大家却是很好的,所以鲁跃进早就不理万红英了,刚刚也没有打招呼。

  不过,这些小事儿,他才不会对姐说,只不以为然地挥挥手,“我是男生,不跟女生一般见识。”

  就是万红英过分,也欺负不到跃进头上,何况还有许琴当班长,鲁盼儿就笑了,“你说的对,这样的人就要敬而远之。”

  杨老师笑着转回来,递过一盏灯笼,“今天是正月十五,我们提灯而行才应景儿。”

  果然,丰收和丰美兴冲冲地提着灯走在前面。

  自己已经是大人了,还提着灯,让人看了会笑呢,鲁盼儿有些不好意思。

  “再过一会儿就是你的生日,就算提前为你庆祝吧。”杨老师又笑着说。

  以前鲁盼儿过日子,妈妈总会一早给她煮两个鸡蛋,今年弟弟妹妹都小,没人想到,她自己也没说出来,可是没想到杨老师竟然还记得。

  “谢谢杨老师。”鲁盼儿满心欢喜地接了过去,“好精巧的灯笼呀!”

  灯笼是用红色塑料做的,下面还挂着金黄色的流苏,挑起灯笼的是一根黑色的塑料杆,把手处又有一道开关,打开后灯笼里的小灯泡就亮了,红彤彤的,鲜艳动人。

  提着灯笼,鲁盼儿开心地随着大家汇入人流。

  他们看了许多花灯,又遇到不少熟人:陈建国是跟着师傅来的,他师傅为红卫公社做花灯,他当然跟着打下手;郑峰借前进公社送花灯的拖拉机返校,晚上出来闲逛;当然还有田翠翠,她是来卖炸元宵的……

  元宵蒸熟放凉后用油炸,再用竹签子串起来,鲁盼儿见田翠翠篮子里的元宵还热腾腾地冒着热气,就小声问:“是在襄平县里炸的吧?”

  “对,现在我们在县城里也有同伙儿,”田翠翠得意地一笑,拿出五根递给鲁盼儿,“刚炸好,又香又脆又甜。”

  鲁盼儿接了,刚听她叫卖,知道价钱,便将两元五角钱放到她手里,“这时候吃炸元宵,还真是应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