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237节(1 / 2)





  两人都当她呛到了,蔡颖帮她拍拍背,章丽雯把茶水递过来,“小心点儿。”

  鲁盼儿终于明白章丽雯过来的目的了,她慢慢地喝着茶水,透过玻璃穿看向院子里,一群年轻的孩子们纵情欢笑,无忧无虑。

  夜半时分,客人们散去了。

  鲁盼儿有一下没一下地梳着头发,“梓恒今年二十二岁了,当年你这样大的时候,我们已经结婚了。”

  “可不是?”

  杨瑾笑笑,“那时候,我们早早参加工作,思想成熟早,生活也比他们悠闲。”

  梓恒和梓嫣虽然出了国,但一直在学校里学习,功课非常重,“所以,他们还没想过恋爱结婚?”

  “应该是吧。”

  杨瑾点头,“我觉得他们俩都是孩子呢。”

  “但是有人已经看中你儿子了。”

  “不可能吧?”

  杨瑾不信。

  鲁盼儿便把自己的猜测说了,“原来我也没这么想,但是她一次次地把小琳推到梓恒身边,又一次次地说他们过去曾经在一起长大,后来示意晓琳也想出国,陪读也可以……”

  “希望你猜错了。”

  就是平和如杨瑾,也不愿意与周华成为亲家。

  “但愿吧。”

  夫妻俩的想法自然是一样的。

  过了两天,章丽雯又带着晓琳过来了,找梓恒了解国外的情况;再过两天,找梓恒辅导英语;又送过几次东西……

  杨瑾不再说鲁盼儿猜错了,章丽雯的意思很明显,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鲁盼儿就等着章丽雯开口,然后直接反驳回去。

  这件事实在太荒唐了。

  大约章丽雯也知道,或者她毕竟已经不再年少无知,竟然一直隐晦地只做不说。

  鲁盼儿只能静观其变。

  结果呢,晓琳是胆子小,又内向少语的孩子,她在妈妈的指挥下有如一个木偶,远远达不到章丽雯的预期;梓恒根本没往这方面想,热情地指导了几次,但他回国时间有限,又有软件开发的任务,分出的时间不多;梓嫣也把晓琳当成新朋友,正好家里总有来往不断的朋友们,不论是干什么,都是一群群的。

  然后,两个孩子就到了回学校的时间。

  每一次鲁盼儿都舍不得孩子们走,但这一次,她却说:

  “是该回去了,寒假里我们去美国看梓恒。”

  再接下来的暑假,梓恒会去公司实习,而梓嫣打算漫游整个欧洲,自己和杨瑾会参与其中的一段。

  顺便,也应该跟孩子们谈谈感情的事了。

  第287章 一唱一和

  这天中午, 蔡颖拉着鲁盼儿一起出来散步。

  公司离王府井不远, 她们信步走着,两旁琳琅满目, 却无心去看,蔡颖低声倾诉着, “他们可真是过份呐……”

  还是圣诞前夜的事,吴家人被警察赶走后, 第二天他们并没有守在家门前等,而是找到了蔡颖工作的制衣厂,在大门口向路过的员工哭诉。

  在他们的口中, 蔡颖为了回城离开了农村的丈夫, 抛弃了年幼的儿子,现在儿子长大了,生活穷困潦倒, 母亲却为富不仁, 不肯伸出援手。

  蔡颖的往事,除了过去的老朋友,知道的人并不多, 便是很早加入霓裳羽衣的玉竹也不太清楚, 更不必论及众多员工了。

  许多人都相信了他们的话, 对大壮同情起来。

  同胞姐弟,一个在母亲身边长大, 过着富足的生活, 一个留在乡村, 生活贫困,当娘的应该多照顾一些。

  “我才到单位,就有好多人围着我劝,她们都以为我接纳儿子,一家人团聚,才是最好的结果。”

  蔡颖唏嘘一声,“大家面前,我不想说大壮的坏话,免得他将来名声坏了。

  嗯,那时我还全心全意为他着想,总想着毕竟我亏欠了他。”

  “正赶上刘经理到制衣场送货——他才进霓裳羽衣就去了襄平的编织厂,那时我也在,我们就认识了。

  后来我看他人头熟,办事能力强,又常去襄平出差,就托他帮着大壮跑分配、买房子。”

  “刘经理听了几句,上去揪着吴强和大壮大骂一顿,将他们赶走了。”

  “然后他又把我骂了一通。

  唉,他骂得不错,我一下子醒悟过来,对大壮再好,也捂不热他的心了。”

  “这些年表面大壮没在我身边,好象我对他关心不够,但其实呢,我到北京之后,时常比着梓恒的东西给他买了邮去,更不必说上大学这三年,简直把他当成三岁孩子照顾。

  现在他才二十出头,房子和结婚的钱都准备好了,什么也不缺。”

  “反过来,小豆儿才是一直跟着我吃苦的孩子,我们娘俩儿一起穿旧衣服,吃最便宜的菜,睡过饭桌,住过低矮阴暗的小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