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风华绝代小后妈[年代]第96节(2 / 2)


  “行,除了你们点的,我就再做些从食堂学来的京菜吧。”对于舒月这个水平来说,只要吃过就能倒推出制作过程以及调味料配方。

  元旦的京市已经进入深冬,程山和舒月俩人吃过早饭就出去买菜了。因为舒月还没过一百天,所以出门前被大家要求捂得严严实实,连原本小小的脑袋都被裹成了球形,就露着两只水汪汪的眼睛。

  到了副食品商店,舒月一通买买买,两大袋子肉和菜,花了十块钱和一堆票,柜台的大叔都看呆了。

  旁边有个大婶问:“你们这是家里请客呢?”

  舒月解释说:“没,自己吃,家里人多。”

  大婶悄悄地告诉他们:“你们人多的话,要是票不够还可以去南边那条街上买东西,就是贵一点。”

  她说的那个地方应该就是黑市了。

  舒月倒是有所耳闻,主要是一些私人的东西在卖。虽然不被允许,但因为票证稀缺,家里不够吃不够用的人还是会偷偷去黑市买东西。

  尤其是七十年代末的这几年,在一些小地方,对黑市的管制已经放松了很多。京市这样的地方,天子脚下,难道也放松了?

  舒月这才突然想起来,元旦前应该已经召开了中央会议,现在已经迈入改革开放的时代了。

  就像自己走进了历史课本,亲自跨过了对华国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段历史。念及此处,她觉得有些激动。

  从清大南门外经过报亭的时候,舒月准备顺便去买份报纸,珍藏起来。因为她们家人经常去打电话,所以报亭的大叔都认识她了。

  她说要报纸,热心的大叔便把中央那次会议的报纸翻了出来,“给,这是前几天的,要的话我给你算便宜些,反正算是过期了。”

  回到家,舒月大展伸手做了一桌丰盛的午餐,烤鱼、京酱肉丝、四喜丸子等等端上桌的时候,四个孩子“哇”声不断。

  舒老太太满脸惊讶:“小月,你什么时候会做这么多菜了?”

  舒月说:“前几年学的,我们岛上还算好,吃得比较好。”

  方大嫂笑哼了一声,对舒老太太说:“这就是她谦虚了。舒月可是我们岛上的大红人,还得了个嘉奖呢。我给你们细讲一下,她做饭手艺好那是全岛闻名,还去给我们部队食堂培训过呢。后来呀我们开了个养殖场,这不是岛上鸡蛋肉啥的比较缺吗,所以就养鸡养猪,她当了好几年场长,把养殖场办得红红火火,我们岛上吃肉吃鸡蛋都特方便。”

  赵秀芬瞪大了眼睛,“不得了,我弟媳妇这么能干呢!”她也算是重要媒人了,突然涌起一股自豪感,“山子,你看嫂子给你找媳妇眼光不错吧?”当初你还有点不乐意呢。

  程山笑了笑,温柔的看了看舒月,耳根子有点红,一脸幸福。

  舒老太太高兴的说:“我孙女和孙女婿都这么优秀,我这老婆子也自豪啊。”

  之前三小只不在家的时候,她还问过舒月,两个孩子对她好不好,她这个当后妈的没受委屈吧?

  舒月找机会也把实情都告诉了她,她听完以后也颇多感慨。

  算起来程山也不是二婚,这样重情义的男人,值得嫁。再看到她现在日子过得不错,心里更加欣慰。

  不过她有时候总觉得舒月变了一个人似的。

  原来在家的时候,舒月可是个柔柔弱弱的女孩,还得看后妈脸色,活得总是有点憋屈。

  现在的舒月,各方面都这么出色,这是她绝没有想到的。

  难道是这几年的生活改变了她?

  或许是幸福的婚姻改变了她?

  除此之外,也找不到其他解释。

  过了元旦,舒月和程山,以及三小只都陆续进行了期末考试,在第一个周末的时候,赵秀芬上了火车踏上回程。

  走之前舒月给大嫂交代了很多事儿,“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好好高考上大学,最好是所有孩子都能上大学。”

  赵秀芬原本不了解这些事,之前信里提过,也没有特别在意,这段时间舒月反复跟她讲了几次,才感觉到了这件事的重要性。

  尤其是看到舒月两口子,默默希望以后自己家那五个孩子也能到城里头吃上公家饭、住上楼房、过上好日子。

  “行行,这次我记住了”,赵秀芬满口应了下来,这次她可是认真的。

  舒月还想起了原身同父异母的弟弟舒峰,现在应该有九岁、十岁左右了,她让大嫂如果碰见的话,也提醒那孩子要好好学习。

  舒月还让程山去买了好多特产,什么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啊之类的,给大嫂带上了。知道家里日子也不太好,给她钱她也不要,所以偷偷给她包里塞了一百块钱。

  赵秀芬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心下感动之余,还有点舍不得几个孩子,走的时候忍不住抹了几把眼泪。

  几个孩子也挺伤感。

  “大妈,你啥时候再来啊?”

  “大妈,有空我们也回去看你和哥哥姐姐。”

  “就是就是,有空我们回去看看。”舒兰虽然跟赵秀芬接触时间不多,但也知道她是个好人,让人喜欢的好人。

  赵秀芬走后,晚上舒老太太就带着小舍住,舒月和程山就带着小予住,因为家里放不下单独的婴儿床,所以只能挤在中间。

  到了晚上,程山压根不敢睡觉,生怕压着宝宝……

  于是程山被赶去了另一个房间睡觉。

  一段时间下来,舒月带孩子夜里休息不好,看着就憔悴了不少。程山说他带着孩子睡,舒月却不放心。

  想到寒假结束之后,舒月白天要上课,晚上睡不好不行,另外,白天家里只有奶奶和方大嫂两个人,照顾两个孩子还得做饭什么的,恐怕人手不够。

  于是程山想再找一个人来帮忙。他一提这个想法,舒月立刻赞同。

  但要找个靠谱踏实的人也不容易。

  就像现代找一个好的育儿嫂也是件需要碰运气的事情,不是有钱就能找到合眼缘、人好、勤快等各方面符合要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