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三章相爷的怒火(1 / 2)





  这事要是苏小妹做的,老实说刘瑜感觉不是不能接受,但王苘怎么会这么做呢?

  刘瑜苦着脸向程颢求助:“伯淳兄,这事无论如何,兄要帮我一把啊!”

  “怎么办?先前就与子瑾说过,苏家有女、王家有女,总有个抉择才是。”

  程颢就火了,这个事当初他就有跟刘瑜讲过的。当时程颢也答应过,如果刘瑜做好决定,那么帮他去提亲是没问题的,但刘瑜想的,是苏小妹也要,王苘也要的主意。问程颢有没有不提亲的办法?

  当然程颢就很愤怒,直接叫刘瑜滚蛋。

  现在刘瑜又提起类似的问题,程颢压根就不想跟他说话:“子瑾,你实则自误啊!”

  然后程颢就不理他了,无论刘瑜怎么说。

  于是刘瑜很苦恼,所幸京师近了,还没到陈州门,章惇就骑着马迎了出来。

  相对来讲,章惇就比程颢好说话很多。

  主要是章惇跟刘瑜,颇有些臭味相投的感觉,不象程颢,坐在一起,不象是朋友,反至象是师长,随时一副要坐而论道的模样。有许多话,让刘瑜压根就没法开口。

  章惇来了就不同,刘瑜很直接地问道:“计将安出!”

  “此事回京再议,子瑾莫慌,王元泽托信来,总归不会太难为你的。”章惇低声笑道。

  刘瑜听着,颇以为是,的确有王雱派人送信来,老实说,那就说明王雱对他还是有好感的,至少在王苘离家出走这件事上,王雱至少是一个同情的态度。

  “我以为,边事还是得慎重,子瑾不要过于想当然了。”章惇看见左右无人,低声给刘瑜泼了一下冷水,刘瑜有点不明白,要仔细再问,章惇却示意进了京师,回家再说。

  刘瑜就更不明白了:“回府再述?”

  怎么会回家呢?不是很急地召他入京,边事如火,不是应该皇帝、相爷来看看刘某人,到底胸中有没有百万兵,知不知兵事吗?怎么会进京之后,容他回家?

  当刘瑜把这问题抛给程颢,后者有些尴尬:“官家体谅子瑾,舟车劳顿嘛,急也不急在这一时。再说面圣,总要仪表端正,难不成子瑾要学王相爷吗?”

  学王安石,就是宋仁宗请他去钓鱼,结果王安石钓鱼筵吃鱼饵吧。

  就是说怕刘瑜精力不济,到时候面圣时走神?

  这也不是说不过去。

  但刘瑜是什么人?所谓对于间谍工作有天赋,有天赋这三个字,不是随便说的。

  他看着程颢的表情,就感觉真的不太对劲。

  “伯淳兄,有何未尽之事?”刘瑜忍不住,再问了一句。

  他不问还罢,他这么一问,程颢苦笑了一声,拱了拱手,却便辞了去。

  真的就这么辞了去啊。

  章惇在边上长叹了一声,拍了拍刘瑜的肩膀,对他说道:“程伯淳自去复命,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这时从洛阳召回来的亲事官,包括彭孙和他的那些过命兄弟,凑在一起,一行已是百多人,两三百匹马,浩浩荡荡,进了东京城,说真的,要找地方住下都不太方便,除非跟刘瑜在京兆府那样,府第是按亩来算的那还差不多。

  “就在陈州门附近的北婆台寺,先憩下来。”刘瑜对着彭孙吩咐,后者领了六十余人,在那北婆台寺先安顿了下来。这倒是在路上,刘瑜就派了人手打前站,沟通好了的处置,所以伙食、住宿等等,倒是毫不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