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章一枕黄粱剑气长(2 / 2)

  如今藏在剑匣内的那张符箓,寄居着那个在彩衣国被陈平安降伏的枯骨女鬼,这一趟“远游”,陈平安很遭罪,其实她更惨,差点彻底烟消云散,所幸时间短暂,而且剑匣这座天然“槐宅”阴气浓郁,替她抵挡住了绝大部分剑气。

  当时悬在空中的陈平安,看到了一位枯瘦老人、那对夫妇,以及那道长城。

  孤峰山脚广场那边,宁姚走出镜面后,想了想,略微放缓脚步,还是面无表情,勉强算是对那个呆若木鸡的小道童主动打了声招呼:“这次比上次,跟你熟悉了一点点。其实还是不熟。”

  小道童讷讷道:“如此无法无天,你们剑气长城不管管?”

  抱剑汉子仰头望向只有一轮明月的夜空,自言自语道:“为了你们,我们死了那么多人,浩然天下不管管?”

  陈平安已经晕头转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倒悬山什么方位,四处并无大树高枝,可以让他登高眺望,街上只有宅门和高墙,陈平安哪里敢随便去人家墙头站着,而且大清早的,行人稀少,知晓宝瓶洲雅言的更是一个也无。自己一夜未归,鹳雀客栈的金粟一定会着急,说不定还会惊动正在捉放渡卸货的桂花岛,陈平安难免有些焦虑。可今天漫步在冷清的街道上,陈平安又觉得就这么慢慢走着,随缘,能看到什么景色就是什么,其实也挺好。

  一个人,哪能什么都不麻烦别人,偶尔有个一两次,不用太愧疚。

  走着走着,陈平安就看到了她。

  宁姚站在街道那一头,缓缓走向陈平安。她身上的墨绿色长袍,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跟他当初在骊珠洞天给她买的新衣服很像,穿在她身上,正好。

  陈平安小跑向前,来到宁姚身前,脱口而出道:“这么巧啊。”

  宁姚扯了扯嘴角,然后板着脸,不说话。

  陈平安轻声道:“本来想着这两天逛完倒悬山,多看一些铺子,再决定要不要去灵芝斋买下几样东西,到时候连同阮师傅铸造的那把剑一起送给你。”

  宁姚没好气道:“灵芝斋能有什么好东西,也就那柄如意灵芝,和一只养剑葫芦,还凑合,可我又用不着,再说了灵芝斋不会卖,你也买不起。”

  陈平安“哦”了一声,挠挠头,有些遗憾。

  宁姚犹豫了一下,仍是拗着自己的心性,破天荒多说了一句,像是在解释:“没其他意思,你别多想。”

  陈平安笑道:“不会多想。我现在脑子里一团糨糊,想什么都头疼。”

  宁姚问道:“见着我,头疼不疼?”

  陈平安赶紧道:“好多了。”

  宁姚问道:“你住哪里?就这么瞎逛,怎么,想着路见不平,英雄救美?”

  陈平安叹气道:“昨夜喝了黄粱福地的忘忧酒,结果一出铺子,就不知道怎么回去了。”

  两人随意走在街上,宁姚问:“你怎么喝得起忘忧酒?”

  陈平安压低嗓音道:“有一对夫妇请我喝的。有点奇怪,我刚才给人抓去了剑气长城,明明在城头上看到了他们俩。昨夜他们说自己是第一次逛敬剑阁,但是他们说起好些剑仙前辈如数家珍,难道倒悬山的人,去剑气长城很容易,反过来就很难?不过这件事奇怪归奇怪,我还是觉得那对夫妇是好人,请我喝酒,是好事。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回请他们。”

  宁姚含糊不清地“嗯”了一声。

  两人走在一条幽静巷弄,两侧高墙爬满了藤萝,宁姚一直沉默。

  陈平安问道:“宁姑娘,当时你走得急,我都忘了问你,你是不是讨厌我?”

  宁姚干脆利落道:“不讨厌。”

  陈平安停下脚步,下意识抓住养剑葫芦,他很快松开手,直直望向宁姚:“宁姑娘,那你喜不喜欢我?”

  宁姚默不作声。

  陈平安学她当年在泥瓶巷祖宅的动作,伸出两根手指,手指间只露出些许间隙:“这么点喜欢,有没有?”

  宁姚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问道:“你为什么喜欢我?”

  陈平安转过头去,摘下养剑葫芦,快速喝了一口酒,抹了抹嘴角,这才笑容灿烂道:“这可就有的说了,我慢慢说给你听,不管如何,宁姑娘,你一定要听我说完,哪怕再生气也不要打断我,我怕你一个打断,我这辈子就再也不敢说了。宁姑娘,你长得真好看,我在遇到你之前,在骊珠洞天就没有见过比你更好看的人。后来你在泥瓶巷养伤,没嫌弃我家破。你还教了我认字。因为你向我解释了《撼山拳谱》,我才开始练拳,才能一直走到今天,走到这倒悬山。”

  “在廊桥那边,你借给我压衣刀,然后我们并肩作战,一起揍了那头正阳山搬山猿,我们都差点死了,但是最后都没有死,多好。在神仙坟,我差点打死那个马苦玄。我们一起去了西边大山,去帮婆娑洲的陈氏女子找那棵楷树。后来你有一次生气,不要我帮忙,一定要自己煎药,煳焦煳焦的,我觉得你很可爱。你曾经说过一句大道不该如此小,我当时不明白,这次出门远游,才算真正懂了。你劝我不要当烂好人和善财童子的时候,我其实很开心。你当时离开骊珠洞天,已经跟那些神仙走了那么远,还愿意御剑返回,跟我告别。你走了以后,我当时一个人吃着小时候想一想都要流口水的糖葫芦,却觉着没啥滋味了。齐先生走了,我带着小宝瓶他们去大隋,看到好看的山,就会想起宁姑娘的眉毛,看到好看的水,就会想到宁姑娘的眼睛,在游历途中看到好看的姑娘,就会想到宁姑娘,然后她们好像一下子就不好看了。”

  陈平安竹筒倒豆子,一鼓作气说完这些话后,便喉咙发涩,满脸通红,只觉得手里的那只养剑葫芦,有几万斤重,但是陈平安不后悔自己说了这么多。

  陈平安颤声道:“宁姑娘,我喜欢你,是我的事情,你不喜欢我,没有关系。”

  宁姚背靠墙壁,那些藤萝依然不如她动人,她问道:“是不是我不喜欢你,你就要去喜欢别的姑娘?比如……”她想了想,“阮秀?”

  陈平安望着她,才发现原来喜欢一个很好的姑娘,而她好像不太喜欢自己,是一件既令人伤心又不用太伤心的事情:“如果我只要喜欢别的姑娘,就再也见不到你,那我这辈子就不喜欢别人了。我在一千里一万里之外,在你看不到我的地方,打了一百万一千万拳,还是只会喜欢你。”

  宁姚翻了个白眼:“我有那么不讲理吗?”

  陈平安愣了一下。

  宁姚斩钉截铁道:“对,我就是这么不讲理!”她蓦然笑了起来,充满了稚气的得意,她一笑起来,便越发眉眼如画,生动活泼,她双手抱胸,“谁让有个傻子喜欢我呢?”

  她向前走了两步,一把抱住了那个大骊少年,喃喃道:“陈平安!我喜欢你,不比你喜欢我少一点点!”她松开手,眼眶微红,有着她宁姚这辈子太阳打西边出来的罕见懊恼和羞赧,“你怎么这么笨?!”

  陈平安呆呆说道:“你怎么会真的喜欢我……”

  这一点,陈平安跟风雷园刘灞桥如出一辙——喜欢一个姑娘,会喜欢到觉得那个姑娘这辈子都不会喜欢自己,而且不会觉得有任何委屈。

  宁姚总算恢复了一些,眉眼飞扬,如天底下最锋利的飞剑:“我宁姚喜欢谁,还需要理由?!”

  其实是有的,而且很多,只是她不好意思说出口,她到底是女孩子啊,又不是陈平安这种厚脸皮的。

  陈平安突然之间有如神助,一下子抱住宁姚。

  宁姚满脸绯红,撇撇嘴,没有挣扎,反而悄悄抬起一只手,轻轻捻住陈平安的衣襟。

  倒悬山小巷中,少年和少女就这样安安静静相拥在一起。世界好像在这一刻,活了过来。

  宁姚到底是宁姚,陈平安到底是陈平安,两人没有一直这么羞羞怯怯下去。两人分开后,宁姚带路,说要把那半坛子黄粱酒喝完。她领着陈平安走到了一棵老槐树下,抬手屈指,好似叩响门扉。

  很快宁姚身前就涟漪阵阵,出现了一座酒铺的模样。宁姚率先大步跨过门槛,陈平安紧随其后。

  店伙计许甲见着了宁姚,特别热情:“宁姑娘,你来了啊?我请你喝酒啊?”

  宁姚瞥了他一眼,谁啊,没印象。她懒得理睬,径直挑了张桌子坐下。

  许甲便蔫了下去,他觉得眼前这位姑娘,是天底下仅次于大小姐的女人,第一次见到宁姚,许甲的印象就特别深刻。

  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少女第一次离开剑气长城来到倒悬山,有个家伙带着她来到酒铺,那个家伙喝了两坛酒,她只是尝了一口便不再喝酒。那会儿她穿着一身黑衣服,挎刀,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悬佩双剑,也没有穿着墨绿色长袍,脸色冷冷的,便是老掌柜跟她对视,她也全然没当回事。在阿良喝着酒的时候,她就自己走到高墙下,看了半天,一言不发,之后就坐回座位。在许甲眼中,少女实在太有个性了,几乎耀眼得让人不敢直视。

  那次阿良没有嬉皮笑脸,就只是喝酒。许甲看得出来,阿良是不知道怎么劝少女,好像少女要去做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阿良喝得很闷,许甲这才知道原来阿良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在少女坚决不要阿良送行,执意独自离开酒铺后,阿良便不再喝酒,他闷闷不乐地说,半个闺女,就这么飞走了。

  许甲看了眼那个叫陈平安的大骊少年,怎么看都觉得这家伙配不上宁姑娘。一百个陈平安加在一起,都未必般配。

  陈平安要了那剩下的半坛忘忧酒,这半坛酒刚好够倒两大白碗,陈平安便先一人倒了半碗。

  两人肩并肩坐在一条长凳上,宁姚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许甲躲在远处,啧啧称奇。

  陈平安喝了口忘忧酒,突然觉得这酒好像比昨夜的酒好喝多了,便对着宁姚笑了起来。

  宁姚瞪了他一眼。两人也不说话,就是小口喝酒。

  陈平安突然惨兮兮问道:“宁姚,你该不会是假的吧?”

  正在逗弄笼中雀的老头子,愣是给少年这句傻话给逗乐了。

  宁姚叹了口气。他是个傻子,但是我更傻,当初是谁说这家伙肯定会找个缺心眼的?

  陈平安放下酒碗,向旁边伸出手。宁姚就那么看着,她想知道这个家伙到底要做什么。陈平安双指捏住她的脸颊,轻轻扯了扯。宁姚没动静。陈平安又伸出一只手,捏住宁姚另一边脸颊。

  许甲看得一头冷汗,他觉得这个色胆包天的家伙多半是死定了。

  宁姚只是一巴掌拍掉陈平安捣乱的双手,警告道:“陈平安,你再这么缺心眼,小心我跟你翻脸啊。”

  陈平安悻悻地收回手:“真的就好。”

  宁姚喝了一大口酒,问道:“你应该知道,我爹娘已经去世了,你觉得我可不可怜?”

  许甲觉得那小子要是敢说可怜,那真的是板上钉钉死定了。

  陈平安毫不犹豫道:“可怜啊。没了爹娘,这要还不可怜,怎样才算可怜?”

  说这些话的时候,陈平安嘴唇紧紧抿起,两边嘴角向下,好像比她还要委屈。

  他也没了爹娘,而且没得更早。年幼时,他独自谋生,熬到熬不下去的时候,不得不祈求别人的善意和施舍,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否则就要活不下去。长大后,他不需要别人可怜,已经可以活得好好的,还有本事回馈早年的那些善意,所以他不是在怜悯眼前的姑娘,只是在心疼她。

  但是话到了嘴边,陈平安管不住自己。

  宁姚冷哼道:“你谁啊,要你可怜我?”

  陈平安眨了眨眼睛。

  宁姚便有些脸红,桌底下,一脚踩在陈平安脚背上。

  一旁的许甲满脸呆滞,感觉被大剑仙往自己心口上戳了好几剑。

  之后两人喝着酒,小声说话,窃窃私语。

  许甲觉得自己被戳了一剑又一剑,这日子没法过了。他不再待在酒铺里头,搬了条小板凳坐在门槛那边,眼不见心不烦。

  许甲忍不住回头瞥了眼,看到那个姑娘的狭长双眉间,不再是第一次相逢时的哀伤,竟然都是俏皮和温馨。这下插在心口的这一剑,相当于是阿良的一剑了。

  之后他又看了眼那个大骊少年。陈平安满脸笑意,眼神温暖,好像在说,他之所以喜欢宁姚,与两座天下都没有关系,他就是喜欢这个姑娘而已,以至连许甲这个外人都觉得,这两个人还挺般配。这戳中心窝的一剑,可就是城头上那位老大剑仙,传说中的“救城”一剑了。

  许甲转头向老掌柜哀号道:“大小姐啥时候回家啊,我想死她了。”

  老头子回了一句:“想死了?别死在酒铺里就行。”

  就在这个时候,许甲雀跃而起,在“门外”那个同龄人敲门之后,立即就“开门”迎客。

  走进来一个极其英俊的少年。

  许甲笑问道:“你怎么从剑气长城回来了?”

  少年身穿一袭白衣,笑容和煦,他抬手跟许甲一击掌,对老人朗声道:“掌柜的,老规矩,我要买一坛酒,酒钱记在我师父头上。”

  老掌柜见到了这个少年,也笑了起来。

  只要是上了岁数的老家伙,看到这个年纪轻轻就给人感觉“如日中天”的阳光少年,几乎就没有不喜欢的。而且趁着现在还能仗着年纪大俯瞰这位少年,就一定要珍惜,毕竟很快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墙壁上,少年的师父,前不久才写下一句霸气无双的“武道可以更高”。

  英俊少年对许甲笑道:“许甲,我先写字去,你帮我拿笔。嗯,我要跟师父的字凑在一堆。”

  许甲心中再无阴霾,跑去搬酒取笔,一边跑一边转头笑道:“好嘞,等着啊。”

  英俊少年走向那堵墙壁的时候,一直望向坐在陈平安身边的宁姚。

  宁姚只是看了他一眼,便继续跟陈平安聊剑气长城。

  英俊少年笑了笑,走到高墙下,给自己搬了条凳子,在大端王朝的女子国师那行字的更高处,提笔写下了五个字:“因我而再高”。

  陈平安悄悄收回视线,低声问道:“谁啊?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宁姚认真想了想:“名字忘了。”

  陈平安见过不少相貌好的同龄人,比如泥瓶巷的邻居宋集薪,曾经在学塾跟随齐先生读书的赵繇、林守一,再就是桂花岛上那名雌雄难辨的红装男子,大隋皇子高煊,可是他们都不如这个少年。

  这人在墙壁上题完字之后,捧着酒坛坐在隔壁桌子,要了两只大白碗,喊了许甲一起喝酒,而最清楚黄粱酒价格的许甲,丝毫不觉得这有何不妥,他揭开泥封,帮忙倒酒,与少年碰碗对饮,很痛快的样子。老掌柜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只是可怜那只笼中雀,背对着阳光少年,病恹恹的。

  少年主动对陈平安举起酒碗,笑道:“我叫曹慈,中土大端人氏。”

  陈平安只好跟着拿起酒碗:“我叫陈平安,宝瓶洲大骊人氏。”

  曹慈点点头,眼神里充满了赞赏:“你的武道三境底子,打得很不错。”

  陈平安不知如何作答,只好默默喝了一口酒,总觉得哪里有点怪。想了半天,终于琢磨出余味来,原来这名中土神洲的少年,无论神态还是口气,都不像是一个同龄人,反而很像那个落魄山竹楼的光脚老人。只不过名叫曹慈的大端少年,少了崔姓老人那种居高临下的气焰,言语说得心平气和,可哪怕是双方随便拉家常,陈平安也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曹慈如何,宁姚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她只是有点不乐意,凭空多出一个碍眼的家伙,喝酒便少了许多兴致。她与陈平安草草喝掉半坛子黄粱酒,就拉着陈平安走向酒铺大门。

  就在陈平安要离开酒铺的时候,曹慈笑着喊了声陈平安:“你喜欢的宁姑娘,很好。唯一的不好,就是见了很多次面,不记得我的名字。”

  陈平安笑着回了一句:“我觉得更好了。”

  曹慈爽朗大笑,一手举起酒碗,一手跟陈平安挥手告别,笑容真诚:“陈平安,三天后,开始去争取成为世间最强的第四境。”又是一句略微咀嚼就会显得很古怪的言语。

  陈平安拱手抱拳,没有多说什么,转头跟着宁姚离开这座狭小的黄粱福地。

  酒铺内,许甲纳闷问道:“你喜欢宁姑娘?”

  曹慈笑着摆手道:“我喜欢在我心目中无敌手的师父,喜欢笑起来就有两个小酒窝的皇后娘娘,喜欢不把我放在眼里的宁姑娘,但都不是你认为的那种喜欢。男女情爱,很拖累修行的。”曹慈喝了口酒,叹息道:“实在无法想象,以后我喜欢某个姑娘的样子。”

  许甲“哦”了一声,曹慈说什么他便信什么。许甲满脸雀跃,转移话题道:“听你口气,马上要跻身第五境了?”

  曹慈点头道:“在剑气长城熬了这么久,也该破境了。”

  许甲咧嘴笑道:“如果是在家乡,我估计你现在都是第七境了吧。”不等曹慈说话,许甲立即补充道:“而且七境之前,都会是最强第四境、第五境、第六境!”许甲聊起这个,比曹慈本人还要高兴,“老掌柜说你现在的第四境,是历史上最强的第四境,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的吗?”

  曹慈无奈道:“前无古人,我大概可以确定,可是后无来者,我只是一个纯粹武夫,又不会推算以后百年千年的天下武运。”

  许甲哈哈大笑:“曹慈!哪天我忍不住去找大小姐的话,一定顺便去大端王朝找你玩。”

  曹慈点点头:“那我早早就准备好美酒。”

  许甲突然压低嗓音,祈求道:“曹慈,要不咱们打一架吧,然后你故意输给我,以后我离开倒悬山,好四处跟人说自己打赢了曹慈。你想啊,十年后,百年后,那个时候你天下无敌了,甚至打得青冥天下的道老二,从真无敌变成了真有敌,我就成了唯一打赢过你曹慈的人,到时候肯定全天下的人都要问这家伙是谁啊,说不定大小姐就会对我刮目相看呢。”

  曹慈笑得眯起眼,一手端碗,一手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好了,你许甲打赢我曹慈了,出了倒悬山,只管跟人这么说。”

  许甲有点心虚:“你现在无所谓,将来不会反悔吧?”

  曹慈喝过了碗中酒,转过头,对老掌柜招手道:“老吕,舍不舍得送我一坛酒喝?我现在就后悔了,没酒下肚,压不住那股子悔意啊,要是多喝一坛忘忧酒,最少百年无悔意!”

  许甲可怜巴巴地望着老掌柜。

  老头子笑道:“许甲,去给曹慈搬一坛酒来。以后记得多惦念掌柜的好,别成天偷偷骂我抠门,或是埋怨我不让你去闯荡江湖。”

  许甲屁颠屁颠去搬酒。

  曹慈只剩下最后一碗酒,在等新酒上桌的时候,他便手持酒碗,起身去墙壁下站着,视线游弋。距离第一次在这喝酒已经过了将近三年,墙上的新字多出不少。曹慈看见下边角落的那三个字写得端正死板,好奇问道:“老吕,那个陈平安在墙上留下的字,是这‘剑气长’?”

  老人问道:“怎么,这小子很不简单?”

  曹慈蹲下身,端着大白碗抿了一小口酒,眼神淡然:“他可能就是在我之后的那个最强第三境吧。”

  老人便有些可惜,笼中那只雌雀,勘定一个纯粹武夫的武运长短,是有时限的,陈平安题字前后,刚好这对师徒来到铺子,这段时日根本不用奢望雌雀离开鸟笼了。

  没那胆子。

  曹慈跟许甲又对半喝完了一坛忘忧酒。

  许甲酒量不行,越喝越醉,最后便睡死在酒桌上。曹慈越喝越清醒,眼神熠熠。

  曹慈突然说了一句:“如果不是师父来接我,真想去一趟剑气长城以南的那座天下。最多四五十年,我就能跟那十几头大妖掰掰手腕。在这之前,我必然经历一场场酣畅淋漓的生死大战。”

  老人笑道:“你信不信,你只要走出城头,就会死?”

  曹慈叹了口气。

  道理很简单,老人一点就透。他曹慈极有可能已经进了巅峰大妖的视野,属于必杀之人,绝对不会给他四五十年时间成长,甚至一天都不会多给。

  曹慈无奈道:“那就老老实实回中土神洲吧。”

  老人有意无意说道:“杀穿蛮荒天下,最终横空出世的董家老祖,剑气长城有一个就够了,也只会有一个。如果妖族再次养虎为患,养出一个有望武道十一境的曹慈,我觉得它们可以自尽了。”

  曹慈“嗯”了一声:“我得问问师父,到底有没有跻身第十一境。我希望是没有……”

  老人笑着打趣道:“你这当徒弟的,也太没良心了吧?怎么不念着师父的好。这一点,你曹慈竟然跟许甲差不多德行,很不好啊。你是曹慈欸,怎能如此平庸。”

  曹慈摇摇头,抬起手臂,将手掌举过头顶,他嗓音轻柔,却眼神笃定:“如今师父的武道,已经这么高,几乎已经能够与那些真正的山巅之境……媲美,那么如果不是第十一境的话,我的师父,或是以后的我,岂不是……”

  老人微笑道:“大可以拭目以待。”

  曹慈转头望向老人:“像你这般好说话的老前辈,太少了。”

  老人自嘲道:“那是因为我这个糟老头子,已经认命了。”

  曹慈默然坐在酒桌旁,许甲鼾声如雷,老头子已经不知所终,去了别处。黄粱福地当然要比想象中略大一些,不会真的只有酒铺这么点地方,不过确实已经残破不全。如果不是这位诸子百家的祖师爷之一竭力维持,早就与骊珠洞天一样,彻底失去“洞天福地”的后缀资格。

  三教和诸子百家的圣人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是怎么来的?

  宝瓶洲的骊珠洞天破碎之后,难道就只有三十五小洞天了?

  实则浩然天下的很多圣人,需要去开辟疆土,拓展浩然天下的版图。

  这一点,青冥天下的道教圣人不太一样,他们主要还是追求白玉京的高,层层叠叠,不断往上。而佛家那座天地,则是求佛法之远,前世今生来世,都要让人活得无疑问,无我执。

  当然,浩然天下的儒家,除了开辟崭新的洞天福地,教化苍生,还需要盯着蛮荒天下的妖族。

  其余两座天下,一样没闲着。

  道家掌教陆沉在浩然天下兴风作浪,落子布局。难道儒家亚圣就不在青冥天下收徒传道?

  酒铺内,曹慈哪怕无人聊天,也无酒喝,也依然心境安稳,就那么坐着。很难想象武道中人会觉得破境没意思,压境才好玩。

  老掌柜回来的时候,笑问道:“曹慈,除了武道登顶,这辈子就不想其他的了?”

  曹慈笑道:“我在想我会想什么呢。”

  老人调侃道:“那你就不如我家许甲和那个大骊少年喽。”

  曹慈点点头。

  曹慈走出酒铺,没有去找下榻于倒悬山某处大姓私邸的师父,而是径直去往孤峰山脚。到了广场大门附近,小道童和抱剑汉子都跟曹慈打了声招呼,他便停下脚步,跟他们聊了大半天,这才走入镜面。结果到了那边,埋头淬炼本命剑的老剑修,以及腰佩法刀的师刀房道姑,一样笑着跟他打招呼,曹慈再次停下,与他们聊了半天。

  聊道法,聊剑术,聊天下,曹慈什么都可以聊。

  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前辈,无论是隐世高人,还是声势正盛的剑仙,总会有人因此大受裨益,甚至会因为一个武道四境的少年,而感到自惭形秽。

  曹慈,中土神洲的曹慈,家世平平,祖上世代务农,甚至算不得小富之家。一场战火,世外桃源被夷为平地,曹慈开始随着难民流民颠沛流离,每天都会有生离死别。

  然后他被一位独自策马走江湖的高大女子看到,收为弟子。女子当时将他抱在怀中,在风雪夜中,两人一同骑乘骏马,她对不过七八岁的孩子笑道:“曹慈,从今往后,你就是我裴杯唯一的弟子了。”

  曹慈慢悠悠地穿过剑气长城以北的城池,一路上有熟人搭讪,他就陪他们闲聊;若是无人招呼,他也会偶尔停下脚步,仰头看看飘来荡去的纸鸢、高高翘起的屋檐,或是那些贴在门上黯然无光的彩绘门神。

  最后他缓缓走上城头,回到那栋老茅屋后边的小茅屋。闲来无事,他随手翻了几本书,都只看了几页就放下。他走出茅屋,在走马道足足走了七八里路,才找到那位站在城头上眺望南方的陈爷爷。

  白衣少年轻轻跃上城头。

  一老一小,相对无言。

  出了铺子,宁姚问过了鹳雀客栈的位置,就带着陈平安往捉放渡那个方向走去。结果在客栈所在的小巷的口子上,陈平安遇到了满脸焦急的桂夫人,以及闷闷不乐的金粟。

  看到了安然无恙的陈平安,桂夫人如释重负,没有说什么重话,甚至没有询问陈平安为何迟迟未归,只是与那个陈平安口中的宁姑娘打了声招呼,就返回泊在捉放渡的桂花岛。一大摊子生意,让她忙得焦头烂额,加上玉圭宗姜氏公子的那档子事情,很是烦心。

  金粟本来还想抱怨几句,这个家伙害得自己给师父责骂得狗血淋头,只是她第一眼看到那个身穿墨绿长袍、神色从容却锋芒毕露的宁姓佩剑少女,便有些不敢说话。

  三人没有去客栈,宁姚听说他们今天要去逛倒悬山麋鹿崖等景点,就说她也没有去看过,一起去便是。

  金粟内心有些惴惴不安,可是她不愿自己表现得太过怯懦,便主动开口,与那个瞧着不太好相处的宁姑娘闲聊。

  宁姚其实没什么傲气,只是懒而已,像金粟这样半生不熟的人问她问题,她一样会回答,只不过每次回答得十分简略。

  到最后,金粟实在是不知道如何跟宁姚打交道,便开始沉默,气氛有些尴尬。

  这个年纪不大的宁姑娘,自称来自剑气长城。

  外人从倒悬山进入剑气长城,有钱就行,可想要从剑气长城进入倒悬山,听说战功彪炳的剑仙都难。

  这不免让金粟遐想连篇,她猜测宁姑娘的姓氏,应当在其中起了大作用。

  但是金粟只猜对了一半。

  发生在剑气长城的诸多内幕,桂夫人不愿意跟这名得意弟子多说,所以金粟只是大略知道先前那场荡气回肠的十三之战。哪怕这个少女姓宁,金粟也只敢将她认作剑气长城宁家的嫡传子弟之一,宁姚这趟出行,可能是背负着家族任务。

  由于宁姚的出现,麋鹿崖、上香楼、雷泽台,这三处风景名胜,金粟都逛得束手束脚,不太自在。金粟毕竟是桂花小娘出身,不但修道资质极好,而且生了一副玲珑心肝,所以很多时候,她会故意与宁姚拉开距离,让陈平安跟那个不爱言语的宁姑娘独处。宁姚跟陈平安在一起,往往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陈平安对那些风起云涌的王朝更迭、天下大势、人族兴衰,不太感兴趣。

  其实他不懂这些,也不想懂。但是宁姚说了这些,他便愿意一一记下,放在心上。

  金粟其实有些奇怪,为何那般性情冷淡的姑娘,愿意跟闷葫芦陈平安聊那么多?

  其间三人与其他游客一同登上雷泽台,一位手捧金银两色拂尘的老道人突然出现,站在台阶上,对宁姚笑道:“师尊吩咐下来,宁姑娘若是在倒悬山有什么需要,可以提。哪怕是去孤峰看那三清铃,都可以。”

  宁姚自然而然地望向陈平安,陈平安微微摇头,她便摇头道:“我们不去孤峰山上。”

  老道人笑了笑:“那贫道就不叨扰了,只要有事,宁姑娘随便找一个道士通知倒悬山便是。”

  宁姚本来不太想搭话,只是看到陈平安在跟老道人抱拳致谢,这才点点头,说了两个字:“好的。”

  金粟呢喃道:“蛟龙真君?”

  蛟龙真君是倒悬山的三把手,道法之高深,整座婆娑洲的修士都如雷贯耳。蛟龙真君本来已要离开雷泽台,闻声后笑问道:“这位姑娘,可是有事?”

  金粟吓得脸色苍白,赶紧摇头道:“不曾有事,只是晚辈太过仰慕老真君,才忍不住出声,还望老真君恕罪。”

  老道人爽朗笑道:“贫道可没有这么霸道,而且倒悬山的规矩中,没有哪条说直呼贫道的道号,就要受罚。”

  老道人一闪而逝。

  金粟咽了咽口水,这位倒悬山的上五境老神仙,是以斩杀南海蛟龙著称于世的道家真君,他就这么站在自己眼前,跟自己聊了天?

  蛟龙真君的十一境修为,绝对足以碾压世间绝大部分玉璞境练气士。没有人怀疑天君头衔是老道人的囊中之物。

  在三人返回鹳雀客栈的时候,反而是宁姚主动开始聊天,与金粟一问一答。宁姚心情不错,之前陈平安在麋鹿崖山脚的摊贩那边,买了一对小巧灵器,阴阳鱼样式。

  到了鹳雀客栈,那个不苟言笑的年轻掌柜说客满了,宁姚二话不说,直接摸出一枚谷雨钱,将其放在柜台上,问够不够。

  年轻掌柜眼皮一颤,正要说话,陈平安已经抢回谷雨钱,对年轻掌柜笑道:“宁姑娘跟我们是朋友,掌柜的,你给通融通融?”

  年轻掌柜笑道:“我倒是想通融,可我总不能赶走其他客人吧?鹳雀客栈还要不要名声了?以后生意还怎么做?”

  宁姚直截了当道:“那我换别的客栈住下。”

  陈平安深呼吸一口气,掏出一枚自己的谷雨钱,轻轻放在柜台:“麻烦掌柜跟客人商量一下?”

  年轻掌柜微微一笑,收起谷雨钱:“好说,客官等着。”

  陈平安将之前那枚谷雨钱还给宁姚,宁姚问道:“这是做什么?”

  陈平安笑道:“我请你住客栈啊。”

  宁姚摇晃手心,掂量着那枚谷雨钱,无奈道:“你挣一枚谷雨钱多辛苦,可是在我们剑气长城,这玩意儿不怎么值钱。你这叫打肿脸充胖子,很无聊的,换一家客栈又怎么了,住哪里不是住,我没你想的那么娇气。”

  陈平安伸出手,笑道:“那你把谷雨钱还我?”

  宁姚白了他一眼,果断收起了那枚谷雨钱,幸灾乐祸道:“你就等着心疼吧。”

  鹳雀客栈腾出了最大的一套屋子,在一间书房的偏门外边,陈平安觉得很好。宁姚没什么感觉。

  年轻掌柜离开之前,当着三人的面,笑着将那枚谷雨钱放在桌上:“我琢磨了一下,觉得这钱可能太烫手,我是不敢收了。姑娘住在这儿,跟陈公子一样,该是多少钱,我就记在账上,回头跟桂花岛要钱。”

  陈平安一头雾水。金粟对年轻掌柜报以感激的眼神。

  陈平安坐在桌旁,伸手去拿那枚谷雨钱,那枚钱却被宁姚一巴掌按住,被她收了起来。

  看到陈平安一脸茫然,宁姚轻轻挑眉,似乎在挑衅,陈平安便笑着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金粟识趣地告辞离去。

  房门关上后,陈平安一股脑拿出身上的家当和宝贝,一样样放在桌上。

  便是宁姚都有些惊讶,感慨道:“陈平安,你可以啊,挣钱的本事这么大,怎么从善财童子变成一个进财童子了?你才是假的陈平安吧?”

  陈平安学宁姚,身体后倾,双手抱胸。少年满脸得意。

  倒悬山的今天,有个从来没有这样过的宁姚,有个从来没有这样过的陈平安。

  直到两人美好地相遇又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