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8章(2 / 2)


  从登莱跨海突袭金国,再从辽东半岛北上,可直捣上京。

  若是金人从河北河东两路进攻大宋,那么,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遣一支奇兵跨海奔袭金国,从而大大缓解金人入侵中原的压力呢?

  战略上是绝对可行的。

  但毫无疑问,要想实现这般战略,除了要具备很强大的海运能力,还得冒着一定程度的风险,毕竟跨海作战未知的风险还是蛮多的。

  但基本条件是具备的。

  当年唐朝皇帝都可以跨海征东,何况是现在海运更发展、更成熟的大宋朝了。

  只是现在的海运能力有限,能够在神不知鬼不觉间运输对到海对面的兵力实在有限,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金人合围的汪洋大海之中。

  但这个念头一旦滋生,就像是春天的野草一样滋生,就很难遏制。

  接连两天,王霖都在思考跨海征金的可能性。

  现在登莱一线的造船能力以及海运能力虽比东南沿海一线要弱一些,但若是不惜投入加大大型运兵船的建造,未来实现大规模跨海运兵作战也不是不可能。

  组建海军?

  这是王霖第一次很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

  至于联金灭辽,王霖觉得既然皇帝赵佶阴差阳错安排自己跨海去金谈判,这正是天赐良机。

  他一来可以顺路去试探一下金国的虚实,二来可以想办法毁掉宋金的联盟。

  至少让它改头换面。

  这所谓的海上之盟,约定的很明确:金国负责攻击辽国的中京大定府,大宋负责攻击辽国的南京析津府,如果战争胜利,燕云十六州归还给大宋,大宋把每年进贡给辽国的岁币进贡给金国。

  也就是岁币10万两银,20万匹绢。

  所以说,这本身就是宋朝低姿态求来的盟约,赵佶从一开始就很自觉的以儿皇帝自居了。

  然而最终的结果如何呢?

  宋朝没有拿下燕云之地,反而还是金人后来顺手给灭了。

  而灭了辽国的金人瞬时清醒认识到宋朝的虚弱,便露出了狰狞的獠牙,二十万大军两路南侵。

  金人从来都是利用宋国,而不是真心与宋结盟。

  王霖想起他在东京时张叔夜给自己讲过的一个笑话。

  按照既往,辽人使团进入北宋,宋人会故意绕行一大圈,从河北走上月余时间才抵达东京。而这两年与金人往来中,金人使团从登莱登陆后,为了讨好金人,宋朝这边各级官府一路绿灯,选择最短的捷径赶往京师,不到十日就可达东京。

  这就让怀有野心的金人摸清了北宋的地理情况。

  这也正是后来金人为何在侵入河北后,为何第一时间抢占山东东境,牢牢控制住了出海口。

  所以北宋的灭亡,从本质上说,不是宋徽宗一个人的错,也不单纯是蔡京六贼祸国殃民的错,而在于从上到下集团化的腐朽。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王霖心里很清楚,有没有宋金联盟,有没有海上之盟,金人迟早也能灭了辽国,只不过可能或延缓两年,最多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