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四章自带口粮(加更)

第六十四章自带口粮(加更)

天还没亮,韩林和晓晓就听见前门口有动静,两个人穿上衣服,打开前门一看。地上竟然放了两只野鸡和两尾肥鱼。两尾肥鱼还是活的,每条都有两三斤重,在地上一个劲儿扑腾。

韩林愣住了,感觉奇怪。晓晓却明白了,这应该是白狐先生,自带的口粮。赶紧的拿过来木盆,把肥鱼养在水里,准备晚上吃!

还嘱咐韩林,这事儿不要对外人说。聪明如韩林,很快就想清楚了。捏着晓晓的鼻子,装着伤心的样子,委屈的说,“还不相信我,我好伤心啊!”

晓晓看着形象尽毁的某人,心情大好,“今天去镇上,不要忘了买粮食。家里预备的米面都没多少了,还要买醋,晚上咱们吃鱼。”

“妹,鱼有土腥味儿,一点儿都不好吃。你想吃啥,哥去买就是了,咱不吃鱼!”

看着,不想自己受一点儿委屈的韩林,“哥,鱼做好了,一点儿都不腥,还会很好吃,你要相信我。你一定要记得买醋,做鱼必须要有醋。”

看着成竹在胸的小丫头,韩林自然的选择相信。早饭很简单,河蚬葱花饼和玉米面糊糊。就是今天的量,加了不止一倍。

答对韩林吃饭,晓晓看着外面的天色,还乌漆麻黑的,就没急着给后院那两位送饭。

帮着韩林把装着点心的袋子放进背篓,送他出了门,又顶好院门,才转回来端着饼子和糊糊去了后院柴房。

白狐妈妈已经醒了,慵懒的卧在柴草上,柔柔的目光看着自己。

晓晓,也回它一个微笑,“你先吃饭吧,我在去给你取一罐水来。”

看着天色已经大亮,在看看门口的两只野鸡,晓晓认命的去烧水,准备褪鸡毛。平日这活都是韩林干的,今天没办法只好自己动手了。

想想那白狐先生,还挺爷们儿的,知道照顾它媳妇不容易,还知道自带口粮,还付劳务费。嗯,不错,晓晓就喜欢和明白人打交道。

中午就炖野鸡了,看着鲜艳的野鸡尾羽,晓晓把它们都拔下来放好。

褪鸡毛也是个特墨迹的活计,晓晓也不着急,中午之前弄好就成。等门外传来金子的声音,两只野鸡都收拾的差不多了。

“妹子开门,递我个水桶。哥昨天高兴,睡过头了。嘿嘿!”晓晓打开院门,看着容光焕发的金子。“金子哥,你捡钱袋子了?”

“比捡钱袋子还高兴呢,以后就跟那糟心的一家子,没那么近乎的关系了,在也不用被他们用孝道压着了。妹子,你是不知道,当初我奶和我二婶儿,怎么祸败我们家的。”说着,这个半大的老爷们儿红了眼眶。

“我那个二婶儿,鼓捣我奶管咱爹娘要银簪子,还得要宽的,要大的,那一根簪子就得二、三两银子。

咱这山旮旯的地方,一年能挣多少银钱,去了供银子读书,咱家就够吃粮的。

为了给她买簪子,咱们家节衣缩食,那一年咱们家过年,都是白水煮菜。给银子交束修,都是管五爷爷借的。过年了,给她买了一斤肉送去,竟然嫌少,大过年的堵门口,骂了三天。

转眼那支簪子,就戴在了二婶儿王氏头上,那个王氏到处跟人家显摆。说什么我奶不稀罕,扔给她了。气得咱娘哭了好几场。”

晓晓也跟着气愤,谁摊上这么个拎不清的长辈,都够受的。

“昨天就因为你给拿的点心,我奶又开始作妖耍啦,我没办法只好把大奶奶请来了。才知道三十年前,她就把咱爹过继给大奶奶了。

大奶奶,现在是咱奶,太牛了。把我奶,现在是三奶奶和王氏都给揍了。

妹子,你当时没在场,哥这心里呀!这么多年的郁闷,都散了!舒坦!从来没这么舒坦!”

看着,有如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金子,晓晓也替他们高兴,至少干娘他们可以少受一些闲气。

“哥去干活了,咱娘要我告诉你,下月初一银子沐休,咱家请吃饭,就是告诉这些近亲,咱娘认了个闺女。让家里的亲戚都认识你,这叫过明路。”

晓晓有点儿呆了,那么多人呢?看着晓晓的呆萌样,金子赶紧的安慰,“妹子,你别怕,除了那糟心的一家子,咱家别的亲戚还是好的。再说了,还有咱奶坐镇呢,量他们也不敢太过份。”

晓晓并不是害怕,就觉得忽然面对一群陌生人,不知道怎么相处。

算了,不去想了。没有必要,为没有发生的事情烦恼。这不是姐的风格!

而此时已经走进“迎客居”的韩林,称完了河蚬,拿出一袋点心和兔子野鸡,“刘叔,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您务必收下。”

刘叔,看了看布袋“这是啥?”“是我妹做的点心,给您和邢叔尝尝。”“是晓晓亲手做的,那我得尝尝,这小丫头鬼点子多着呢。”

说着走进大堂,坐在自己的桌上,让伙计拿过来两个茶盘,打开布袋,看着规矩的四个油纸包,一个个打开。越打开越惊讶,闻着这味道就知道好吃。

刘叔暗叹,自己也算见过世面,可是这几样点心,自己却没吃过。

看着神色满意的刘叔,韩林说他去邢大夫那一趟,驴子先寄放在这里。

等韩林走后,刘叔亲自把几样点心,一样拿几块装在一个茶盘里。剩下的包好,放在底下的小柜里,端着茶盘向楼上走去。

刘叔来到楼上,走到左边最里面的房间门口,轻轻的叩门“少东家!”“进来吧!刘叔。”

刘叔推门而入,迎面是一幅绣着兰花的屏风,绕过屏风入室,里面一分为二。右边有竹帘遮住看不见内室,外室装潢得虽然简单明了,却显露出来沉稳大气,做工考究。北面墙上挂着一幅出至名家之手的山水秋霜图。下面放着一张红木书桌,一把高背靠椅。南面大大的明窗打开着,临窗放着一方小榻。窗台上摆放着一盆名贵的兰草,婀娜的身姿,随着微风摇曳。仿佛,是倾城的佳人临窗而立。

左边的博古架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玩意。只有一枚玉质的香炉,燃着似有若无的的袅袅清烟,随风散去。

一张红木圆桌和五个圆凳,陈设在室内正中,刘叔把茶盘放在圆桌之上。“少东家,这有几样小点心,您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