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第151节(2 / 2)


  于是通话结束。

  ……

  因为怕苏家两老等得着急,所以苏婷寄包裹时选择了急件。

  只是包裹送到县级以下单位后,再急的件也走不快,所以苏家人收到取货单,从公社邮局取回包裹已经是八月中的事。

  和苏婷想的一样,苏父苏母的确早就在盼着闺女女婿回来探亲了,不止他们盼,她哥哥嫂子,侄子侄女,甚至大队里那些人都在盼。

  但这些人也不都盼他们好,还有不少看热闹的,乡下就是这样,特别是同宗同姓的地方,家家户户都沾着亲带着故,人与人之间来往非常密切。

  这样有好处,出去不用担心受欺负,出什么事回大队一吆喝,帮手要多少有多少。

  但坏处也有不少,宗族内部陋习多,像苏家大队,到现在都保持着男人娶媳妇、生儿子要交人丁费的习俗。

  再就是攀比成风,有没有儿子、儿子有没有出息、闺女嫁得好不好,都能成为比较的理由。

  而苏婷,就是同龄女孩子中嫁得最好的,甚至往上、往下倒几年,都找不出嫁得比她更好的。

  所以打她结婚,就成为了大队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苏父苏母呢也有点虚荣,没少在外炫耀苏婷寄回来的东西,这不虚荣不行啊,他们不往外炫耀,大队里那些人不定能说得多难听。

  就算苏母不在乎自己的面子,也受不了闺女成为人们口中的小可怜。

  因此,在收到闺女寄来的信,得知他们计划暑假带着孩子回来探望自己,没到半天,苏母就把这事宣扬开了。

  大队里那些人听说这消息,羡慕的有,看衰的也有。

  羡慕的很简单,单凭苏婷嫁的丈夫,她可以算是大队里最有出息的姑娘。

  这年头城里和乡下的日子不说天壤之别,其中差距的确不小,城里人吃的是商品粮,每月还有各种供应,而农村人什么供应都没有,想吃肉只能等年底杀猪,平时想买点针头线脑都得费尽心思,难住他们的不是钱,而是票。

  票证年代,有没有票太重要了。

  而一个人有没有票,要看他/她有没有城里户口。

  老话说抬头嫁女低头娶妇,姑娘家自身条件过硬,想高嫁应该容易。但这年头农村个人条件再出挑的姑娘,也不如城里有户口的普通姑娘。

  因为户口这东西,并不能通过婚姻得到,甚至因为孩子户口随妈,娶一个没有城里户口的女人,就意味着家里要多出几个没有城里户口的孩子。

  负担太重了。

  所以大队里的姑娘,能嫁到公社就算嫁得不错了,要是能进城,谁说都要夸一句有出息,而像苏婷这样直接嫁到首都的,可不就是顶有出息嘛!

  什么?苏婷丈夫目前不在首都当兵?

  哎呦可不能这么算,兵能当一辈子吗?他迟早要转业的,转业都是回当兵前的户口所在地,苏婷公公婆婆都在首都,他丈夫户口当然也在首都。

  什么?万一苏婷丈夫当一辈子兵?

  那就更有出息了啊,看苏婷公公就知道了,能当一辈子兵的都是能耐人!

  怎么想,苏婷这辈子都过得差不了,他们这些人看着,心里怎么能不羡慕?

  这有羡慕的,就有嫉妒的,否则苏婷走后,大队里的流言也不至于越传越不像话,一度有人说她要被抛弃,离婚回老家了。

  为这些流言,苏母这两年没少跟人斗气,要不是这样,她也不至于每次闺女寄东西回来,都要拿出去炫耀一圈。

  都是为了让人知道她闺女过得好啊!

  苏母的炫耀的确很有效果,至少现在没什么人说苏婷过得不好了,但也有新的声音冒出来,说她嫁得那么好,哪还能看得上娘家,结婚两年多没回来,以后估计也不会回来了,老苏家这闺女啊,算是白养了。

  也有人说老实话:“苏婷两年多没回来是因为她嫁的远,要真看不上娘家,不孝顺,她能隔三差五往家里寄东西?如果这能算是不孝顺,那我希望我闺女别那么孝顺。”

  结果那些人还很振振有词:“你懂什么?苏婷买的那些东西,对咱们来说很贵重,但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毕竟是亲爹妈,她要是一点表示没有,说出去多不好听,闹大了指不定还要影响男人前途,用小钱换好名声,多值啊!”

  “回来就不一样了,花钱不说还费时间,特别是她男人,级别那么高,肯定很忙,哪能请那么久假陪她回娘家。再说她出去见过大世面的人,哪还能看得上咱们这穷乡僻壤,等着吧,她肯定不会回来了。”

  苏母被这些话气得够呛,但偏偏说不过别人,所以一得到闺女女婿要回来的消息她就宣扬了出去,就为了打那些人的脸。

  打脸很成功,那些人听后脸色都不太好,有些人立刻换了说法,但也有嘴硬的,坚信苏婷暑假回不来。

  五月份收到苏婷的信,得知贺东川要参加比武,八月份才能回来,那些人就嘲笑过一波,但苏母知道这是荣誉,心里很稳得住。

  但等到了八月份,眼看都要到八月中旬了,闺女女婿还没带着孩子们回来,苏母这心里就有点沉不住气了。

  如果不是因为要面子,她肯定早忍不住,日日跑村口守着了。

  等收到邮递员送来的取货单,看到包裹是闺女寄过来的,苏母这心啊,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在家唉声叹气了大半天。

  因为她知道,如果闺女女婿能回来,有东西肯定会直接带回来,不会多花一笔冤枉钱邮寄。寄包裹,就说明他们短期内回不来。

  可八月份马上就要过完了,开学后孩子要上课,肯定没时间回来了,学期结束就是过年,到时候能不能回来还是未知数。

  最后还是老二苏国平劝她:“不管妹妹什么时候回来、能不能回来,咱们总得先去把包裹取回来,指不定里面还夹着信……”

  一听信,苏母立刻来了劲:“对对,先去取包裹。”起身回屋翻出取货单,塞给儿子说,“你赶紧去公社把包裹拿回来。”

  苏国平一看外面天色,哀嚎道:“我赶紧有什么用,外面天都要黑了,我跑断腿也赶不上啊!”

  苏母顺着儿子说的往外看去,见天色的确不早,改口说:“那你明天起早点,早点去。”

  苏国平心想我起早有啥用,人邮局又不开门,但最近抢收抢种,他的确累得够呛,这个点能在家都是找借口溜回来的,等他爹发现他不见了,说不定还要挨一顿抽。

  能有借口出门溜达偷偷懒,他心里非常乐意,便拖着声音说:“我倒是能早点起来,但我爸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