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第175节(1 / 2)





  贺东川解释道:“现在的我喜欢现在的你,未来的我喜欢未来的你。”

  至于过去如何,他没有提及,但苏婷明白他的意思,心里舒坦了,说道:“那以前的衣服你也不要再看了。”

  “行。”贺东川一口答应,将手上拿着的汗衫放回衣柜深处,再把苏婷整理好的衣服一堆堆放进衣柜。

  整理好衣物,苏婷把给苏父苏母带的东西也拿了出来,堆放在床尾,并出去将苏母叫了进来,把东西交给她说:“这两件衣服,是给你和爸的,围巾给你,茶叶给爸待客,这些吃的也都是给你们带的,你拿去看着分。”

  闺女惦记着自己,苏母心里自然高兴,但又有些心疼钱:“你们人回来就行了,带那么多东西干什么?这得多少钱啊?”

  苏婷笑着说:“您放心吧,东川工资高,我现在也能挣钱,负担得起。”

  因为苏婷没有提过她画连环画的事,所以苏母一直以为她没工作,过去她没少为这件事发愁。

  虽然女婿工资高,能养活一家子,但她依然觉得女人有个工作更保险,早几年孙子孙女没那么多的时候,她也是要下地挣工分的。

  这会听说苏婷有工资,苏母第一反应是她出去工作了,心里一阵高兴就问了出来:“你去上班了?”

  “没上班,”苏婷摇头说,“我自学过画画,现在没事会画点小故事投稿,这样能照顾家庭,每月也能有点收入。”

  苏婷含糊了时间,所以苏母以为她是随军后自学的画画,关注点都在后半段上,疑惑问:“投稿是什么?你收入怎么来的?”

  “就是给一些画报,唔,出版社投稿,过稿了就有稿费,稿费就是钱,我现在收入还行,算下来每个月百来块是有的,不比上班差。”

  虽然苏母没进过城,但她有耳朵,大概知道城里人的工资,三十多就算高的,五六十都是那些大国营厂里几十年的老职工才能拿到的工资。

  月入百来块哪是不比上班差,这可比上班强多了!

  虽然在苏母看来,有正式工作比什么投稿挣稿费更有保障,但她闺女收入高啊,一个月顶人家两三个月。

  再加上她女婿工作忙,如果闺女也去上班,肯定会顾不上家庭,这么一想,投稿倒比正经上班好不少。

  苏母好奇问:“那你现在是不是成作家了?”

  苏婷知道这样有利于苏母的理解,点头说:“差不多,不过我现在还没到那级别。”

  “那也是文化人。”苏母乐呵呵地说。

  如果是早几年,她可能会很担心,但现在大运动都结束了,那些曾经住牛棚的人都被放了出来,陆续被放回去了。所以现在家里出了个文化人,苏母完全不担心。

  她拉着苏婷的手说:“你从小成绩就好,当初大队里那些人都说闺女不用读书,可我跟你爸从没有动摇过,你们兄妹三个,谁能读出来,我们就供谁,可没成想外头突然就闹起来了,学校停了课,你也回了家。”

  说到这苏母把贺东川的手也拉了过来,让夫妻俩的手叠在一起,继续说道:“当初你说要嫁给东川,我跟你爸愁了两天没睡好觉,觉得你们俩差距太大,怕你们过不到一起去,现在看来,是我们多想了,你打小就是个聪明孩子,不管到哪,肯定都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听着苏母的话,苏婷感动之余,也觉得老太太对女儿滤镜太大。

  原身或许有点小聪明,但都没用到正道上,小时候用来糊弄父母,初中明明年级倒数,却哄得苏父苏母一直以为她成绩优异,长大后用来糊弄自己,最终把日子过得一团糟,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

  因为这层滤镜,哪怕原身跟家里断联十余年,再见时是在监狱里,苏母却仍觉得她是迫不得已,有苦衷。

  直到从贺焱口中得知原身那些年的所作所为,苏母对女儿的这层滤镜才终于碎裂,而这,也成为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首都回来后不久,苏母就在没有教好女儿的悔恨,与愧对好友的痛苦中与世长辞。

  想到这里,苏婷翻转右手,和贺东川十指相扣道:“我们会好好的。”

  她会努力让贺东川避过灾祸,也会尽自己所能赡养苏父苏母,这辈子,他们所有人都会好好的。

  贺东川不知道苏婷心里所想,却牢牢地握住了她的手,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从他脸上的笑容就能看出此时此刻他有多高兴。

  苏母看在眼中,默默放开双手,看着他们十指交握,脸上满是安慰。

  她的女儿,终于长大了。

  第95章 年前

  将闺女买回来的东西拿回房间, 刚出门苏母就碰上了李红,皱眉问:“你不在厨房里忙活,在外面晃荡什么呢?”

  “我没晃荡, 我就是听到外面有声音, 跑出来看看。”李红解释完,不等苏母问就压低声音说, “你知道妹妹家那俩孩子在干什么不?”

  想起刚才去闺女房间时,的确没看到两个孩子身影, 苏母问:“他们干什么去了?”

  “后院看鸡和鸭呢, 你说这城里来的孩子也真是有意思啊,鸡鸭都能看得那么乐呵。”李红的表情语气有点看热闹的意思,又像是觉得他们没见识。

  苏母冷哼一声说:“城里人谁养鸡鸭?他们年纪又小,没见过也正常,别人想觉得新奇都不行, 没这个命啊。”

  虽然苏母没有点名道姓,但李红自己会对号入座, 她觉得自己就是“没这个命”的人,心里有些憋闷,却又不敢得罪婆婆,脸色讪讪道:“那倒也是,对了,妹妹妹夫他们给您买什么好东西了?”

  好东西嘛,没必要藏着掖着,苏母也愿意拿出来给家里其他人看, 反正除了给老头子的衣服和茶叶, 其他的怎么分她说了算。

  但苏母疑心李红在外面晃荡根本不是为了看热闹, 而是惦记东西呢, 她要是光明正大地来问,告诉她就告诉了,这么鬼鬼祟祟的,苏母不太乐意说,皱着眉道:“又没有给你的东西,你问那么多干什么?还不赶紧做饭去!”

  李红低头撇撇嘴:“我就问问,又没其他意思。”

  其实李红心里的意思多了去了,她觉得自家这小姑子,说她没良心吧,结婚后隔三差五给爹妈寄东西。可说她有良心吧,三年了,就没想过给两个哥哥买什么东西,顶多寄点吃的回来,让苏母分了打发几个孩子。

  至于她这个当大嫂的,更是不在对方眼里,到现在一点光都没沾到。

  但这话李红只敢在心里想想,最多跟丈夫嘀咕几句,不敢当着婆婆的面说,她公公当着大队书记,是家里顶梁柱的存在,丈夫有出息,当媳妇的说话就管用,他们这些儿女就只能听话,否则把人得罪狠了被分出去,这日子就难过了。

  而且姑家表弟当兵这事,李红一直记在了心里,虽然苏婷只说帮忙问了下征兵相关的细则,但她偷听过苏父苏母聊天,知道负责征兵的人跟妹夫认识。

  当兵好啊,当兵吃的是国家饭,还能当大官,看她妹夫就知道了,副团长呢,听说公社领导见了他也要客客气气的。

  李红心里琢磨过了,小姑子跟她再不亲近,她男人总是亲哥,她儿子总是亲侄子,表弟他们都帮衬了,以后她儿子想当兵,他们没道理不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