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第187节(2 / 2)


  “你先看,我忙完了再说。”

  小姑娘哦了声,坐到书桌前打开台灯,翻开画报看了起来。

  姚丹云闺女性格活泼,嘴巴常常闲不下来,这会也是,她一下哈哈大笑,一下又尖叫不止,嘴巴还一个劲地念叨着:“快跑快跑快跑……”

  姚丹云很纳闷,洗完碗回到房间问:“你在让谁快跑?”

  她话音刚落,就见闺女眼泪汪汪地转过头:“妈妈,三火被坏人抓走了!”

  姚丹云愣住:“怎么会?”

  “真的,你看!”

  姚丹云女儿说完,就将画报塞到了她手上,正好家务干得差不多了,心里也好奇,她就坐在旁边看了起来。

  这一期故事的最后,三火的确被坏人抓走了。

  “妈妈,三火能被救回来吗?”

  姚丹云刚看完,就听到闺女问,她没多想就说:“应该能。”

  “真的吗?”

  “当然,他可是主角的,如果就不回来,这个故事就没办法画了。”

  “那他什么时候能被救回来?”

  姚丹云也不太确定,迟疑道:“也许是打倒坏人以后。”

  因为闺女急着看后面的剧情,所以下一期画报上市,她又是第一时间去书店购买。

  新一期的故事中,三火被带到了人贩子的老巢,中间有些画面看得姚丹云后背发冷,忍不住抱紧了女儿。

  而她女儿虽然觉得画上的人都很可怜,却不懂妈妈为什么突然抱她,疑惑问:“妈妈你怎么了?”

  “没事,妈妈只是有点害怕。”

  “怕什么。”

  “怕……怕突然有一天,你不见了。”

  女儿恍然大悟,抱住她说:“我不会不见的。”

  姚丹云应声:“嗯。”

  她也有点庆幸,庆幸这只是一个故事,女儿也一直在她身边。

  可这真的只是故事吗?

  姚丹云在街道妇联上班,为了能第一时间了解时事,他们单位长期订购早晚报纸。

  因为惦记着头天晚上看到的故事,第二天到了单位她就开始翻旧报纸,同事见了都很疑惑,问她在找什么。

  姚丹云问:“前几个月不是有一期报纸,报道警察抓捕了一窝人贩子吗?那份报纸在哪你记得吗?”

  “报道我记得,但报纸放哪了我也不太清楚,应该就在旧报纸堆里吧?你找那干什么?”

  “我这两天看到个故事,想再看看那篇报道。”

  “那篇报道有什么好看的?我当时看了都觉得渗人。”同事边说,边帮她翻找报纸,没一会问,“是不是这份报纸?”

  姚丹云连忙结果报纸,快速翻阅,没一会就看到了那则占了一整个版面的报道,高兴道:“对对,就是这个。”

  姚丹云边说,边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同事见她看得很专注,凑过去问:“你在看什么?”

  姚丹云看着报纸,没头没尾道:“最近三火系列更新了。”

  同事知道三火系列是她一直在追的连环画,点头文:“然后呢?”

  “最新一期的剧情里,三火被人贩子带去了人贩子的老巢,见到了很多跟他一样被拐的人,有小孩子,也有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那跟这份报道有什么关系?”同事仍觉得疑惑,但不等她回答就猜测起来,“因为都是拐卖,你觉得很像?”

  “我觉得,三火的作者可能看了这份报道,才决定画这个故事,”姚丹云指着其中一段报道说,“新一期的结尾,三火被带上了火车,你看这里,这伙人贩子最开始也是在火车上被抓的。”

  同事若有所思:“确实有这种可能,但你就为了这个猜测,至于一大早工作不做在这里翻旧报纸吗?”

  “我是在想,这一个犯罪团伙被抓,这世上有没有第二个,第三个这样的犯罪团伙?如果有,他们的目标人群是谁?孩子,女人?”

  同事参加工作已经好几年,不会觉得身边没有人被拐卖,就觉得世上没有这种事。

  如果没有,报道上的这伙人贩子怎么会存在?规模又怎么能发展得这么大?

  同事顺着姚丹云的话思索起来:“应该都有。”

  “是啊,都有,”姚丹云转过头,看着同事说道,“所以我想,或许我们能做点什么。”

  冒出这个念头,不仅因为她本身是做妇女儿童工作,也因为她有个女儿。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她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有一天,她的女儿被拐了,她会怎么办?

  结论是她会痛不欲生。

  她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可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七月下旬的《连环画报》为她指明了方向。

  在最新一期的连载中,《连环画报》新增了一个栏目,叫三火防拐小课堂,用几幅画构建出拐骗场景,最后总结,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