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第200节(1 / 2)





  “不认识,”慢慢摇头,“不过我会数数,我已经能从一数到五十啦!”

  年轻女人笑道:“哇,慢慢真厉害。”

  慢慢臭屁地抬起下巴,得意地哼哼两声。

  听到她们的交谈,苏婷、贺东川和贺焱都转过了头,因此年轻女人跟慢慢聊完后便冲苏婷笑了下说:“你女儿很可爱。”

  “谢谢。”苏婷回以笑容问,“你也是来报名的新生吗?”

  她这么问,主要是对方和身后的男人明显是一起的,丈夫陪妻子报名,或者妻子陪丈夫报名,甚至两人都考上了,一起来报名,都有可能。

  年轻女人介绍道:“对,我叫段晓兰,经济系的,这是我丈夫陆铮,他学的是数学。”

  “你好,我叫苏婷,中文的。”苏婷自我介绍完,顺便把贺东川和兄妹俩也介绍给了对方。

  要是几十年后,苏婷肯定不会对刚认识不到十分钟的人,把自己家庭成员介绍得这么清楚。可这不是七十年代嘛,而且他们身处大学的报名点,遇到的总不会是坏人。

  介绍过后段晓兰问:“他们是送你来报名?”

  “嗯。”

  “你丈夫对你真好。”段晓兰忍不住感慨,“你们是哪里人?”

  苏婷解释说:“我是胡省人,不过我丈夫在沪市周边当兵,离学校不远,车程一个多小时。”

  一直沉默的陆铮突然插话,说了个地名,正是驻地所在县的名字:“你们从那过来的?”

  苏婷愣了下,点头:“对。”

  贺东川问:“陆同志对沪市这边很熟悉?”

  “我在这待过两年。”陆铮回答说。

  两个男人搭上话,几人就分开聊天了,毕竟聊的话题不一样,他们在打机锋,苏婷和段晓兰聊的话题则比较宽泛,也不复杂,两个孩子时不时也能搭上话。

  这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不得不说,报名点的工作人员速度挺慢的。

  但想想这也不能怪他们,尽管这时候上学不用交学费,省了缴费环节,可上班也没有电脑,学生信息全部都要靠肉眼核对。

  虽然资料收上去后还要进一步核对,今天只是粗略看一看,但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分多钟,真不算慢。

  走到报名窗口,贺东川带着两个孩子让到一边,苏婷自己上前交资料。

  窗口工作人员看着资料,问了几个问题,确认无误后递给苏婷一份表格,她可以表格去领宿舍钥匙、学生证等。

  听到宿舍钥匙四个字,苏婷赶忙问:“老师,我不想住校的话应该找谁办理?”

  “找你们辅导员去。”

  苏婷哦了声,拿着表格让出队伍,跟段晓兰夫妻俩告别后,就和贺东川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

  她才刚报名,对学校两眼一抹黑,很多事都不太清楚,辅导员办公室往哪开门都不知道,只好回到迎新点找师兄师姐。

  到迎新点问清楚后,一家子又转战行政楼。

  结果好不容易找到辅导员办公室,里面一个人都没有,等了好一会,终于有老师上楼,拦住一问,却不是苏婷班级的辅导员。

  人对方倒是认识,毕竟都是同事,可人去哪里了,对方却不太清楚,这年头还没有手机,被拦住的老师想了好一会,建议道:“你要是不着急,有什么事班会上说也行,急的话就在这等一会,说不定他待会就回来了。”

  虽然没什么用,但也确实是建议,苏婷向老师道谢,跟贺东川商量过后,决定继续在这里等。

  这事太重要,今天不办成她不安心。

  这一等又是一个多小时,不过沟通过程顺利,得知是孩子没人照顾,苏婷又不想带着孩子住在宿舍里给其他人添麻烦才到外面租房子,辅导员说道:“我跟上面说说这件事,你是要退宿是吧?”

  “对。”

  “成,”辅导员点头,想起来又问,“对了,你们的结婚证带了吗?”

  苏婷愣住:“还要结婚证?”

  “当然,没有结婚证,我没办法向上面证明你的情况属实,”辅导员思索着说,“不止结婚证,你和孩子的户口信息资料最好也能拿过来,你是本地人,这手续好办点。”

  学生进了校门,学校就要为他们的人身安全负责,所以学校规定了学生报名后都要住校,大二大三可能通融,但大一管得很严,非特殊情况不能外宿。

  因此苏婷想退宿,真不是找辅导员说一声就行的,各项资料得准备齐全,上头批准后才能退。不过辅导员也说了,她这属于特殊情况,只要资料准备齐全,问题应该不大。

  通常来说,问题不大,等于不出意外这事就能办。

  于是苏婷放下心来,只要事情能办就行,反正这几天要是出不了结果,她就带着慢慢去宿舍睡几天,卖卖惨,再催一催。

  跟辅导员聊完,也快到吃中饭的时间,苏婷和贺东川商量后没有出去找饭馆,而是直接带着两个孩子去了食堂。

  好不容易来一趟,不去食堂吃顿饭怎么行。

  复大校园挺大,食堂也多,他们挑了个最近的。但显然跟他们一个想法的人不少,食堂里面可以说是人挤人,一看就知道打饭排队的时间不会短。

  苏婷看到,果断选择转身,食堂什么时候都能吃,今天还是别进去惨活了,于是一家子往校外去,最后在附近找了家国营饭店吃的饭。

  可能因为是开学日,国营饭店里生意也挺好,一楼几张桌子都坐满了,二楼也只剩下两张空桌子,穿过去时入耳的都是复大开学的相关议论。

  说来也巧,他们坐下没多久,段晓兰和陆铮也从楼梯上到了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