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第212节(2 / 2)


  “苏同学自己画的画,想给人看就给人看,不想给就不给,管你什么事啊?”

  “她家住海边的呗!”

  听着同学们的议论,丁梅再也受不了,捂着脸跑了出去。马燕看到,赶紧喊跟她关系好的女生说:“你追出去看看。”

  只是那女生平时虽然跟丁梅关系不错,但今晚看她这么丢人,有点不想承认是她的朋友,僵着脸说:“她跑就跑了呗,那么大个人了,又出不了事。”

  马燕却不这么想“大晚上的,万一她跑出学校了呢?”说完见对方不吭声,气恼道,“算了,你不去我去。”跟代理副班长徐辉说了声就跟着跑出了教室。

  马燕离开教室后,上课铃声也跟着响起,徐辉起身维持纪律,教室里很快安静下来。

  慢慢凑到苏婷耳边,轻声问:“妈妈,那个阿姨为什么哭啊?”

  “说不过我,气哭了。”

  慢慢哦哦:“妈妈好厉害!”

  边竖起大拇指,慢慢边在心里回想妈妈刚才说的话,准备全部记下来。她班里有个好讨厌的小孩,总是欺负女孩子,如果下次他再欺负人,她就去跟人吵架,把妈妈的话全用上把他气哭!

  哼哼,看他以后还敢不敢欺负人!

  慢慢心里想着,口中念念有词,苏婷注意到后竖起耳朵凑过去听,就听到她念道:“你家住海边的?先撩者贱……”

  苏婷差点被自己口水呛到,压低声音问:“你记这些干什么?”

  慢慢跟妈妈没有秘密,所以她把心里的打算都说了,苏婷听后艰难挤出笑容夸奖道:“你的想法很好,哈哈……”

  心里则想回去她就要从棉絮里抠出两团棉花随身带着,以后再跟人吵架,必须把她闺女耳朵堵上!

  第115章 买风筝

  一周过去, 班里同学接连传出好消息,有人通过了学生会的面试,有人进了广播站……当然, 有人高兴就有人失望, 像丁梅,什么都报了, 却什么都没面试上,连着好几天都垂头丧气的。

  有人看她不高兴, 好心安慰她, 可她看对方进了学生会,反而以为对方在看自己笑话,把人撅了回去。

  打那以后,班里再没人愿意搭理她。

  马燕心里都纳闷,怎么说丁梅都考上复大了, 智商应该不差啊,人怎么能蠢到这种程度?开学不到一个月, 就把班里同学得罪了小一半。

  听了马燕的疑惑,苏婷沉默半响,挤出一句话道:“也许智商高的人,情商会低点?”

  “这话你信吗?”马燕一言难尽地看着苏婷问。

  说实话,苏婷不怎么信,智商高的人情商再低,也不至于分不清楚好赖,像丁梅这种脑子不清楚的, 显然没那么聪明。

  但这也不是不能理解, 进入大学后, 他们的高考成绩也公布了, 丁梅是卡着线进的复大,而且据她自己所说,她高中毕业后上了半年班就没干了,一直在家复习。

  丁梅是七六年高中毕业,上班半年,也就是说她七七年初就开始复习了,那会上面还没说要好恢复高考呢,她就开始复习了,怎么能不让人惊奇?

  所以当时问她原因的人挺多。

  而丁梅这人吧,说她直率,心眼忒多,说她聪明吧,又什么话都往外秃噜,别人一问她就说了。

  丁梅出身挺好,算得上书香世家,家里亲戚中学历高的一个巴掌都数不过来,但她爸妈是两个家庭中的异类,成绩都不怎么样,一个上了初中,一个考上了中专。

  两人学历说低不低,升职的时候够用,说高也不算高,大运动期间不至于被扣帽子,所以那些年,两家亲戚要么下放,要么是高端人才,躲到了大西北搞科研,就他们日子过得安安稳稳。

  大运动结束后,丁梅家里那些亲戚也陆陆续续回来了,过去他们虽然因为学历高受过影响,但高学历让他们比一一般人看得更长远,在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有人看出恢复高考是必然的事。

  这人就是丁梅的舅舅,他知道外甥女吃不了一线车间的苦,就给姐姐姐夫出了主意,让她准备参加高考。

  所以绝大多数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丁梅就开始复习了,而且去年夏天,她舅舅还特意让她住到家里,辅导了她一个暑假……不对,原本是打算辅导她一个暑假,后来因为她实在不够聪明,一直辅导到了高考报名才让她回来。

  高考前夕,她舅舅还给她出了张押题试卷,中了好几个大题。

  有大佬辅导,帮忙押题,而且这次高考基本就初中难度,就这样,丁梅还是他们班分数最低的,能说她聪明吗?

  苏婷觉得不能,所以她没脑子也正常。

  马燕被苏婷这一通分析说服了,叹气道:“看来自己再聪明,也不如命好会投胎。”

  “那不用说,以后你孩子肯定命好。”苏婷笑着打趣。

  别看马燕就比苏婷小一岁,但她还是大姑娘,没结过婚也没谈过恋爱,没办法,当初她高中毕业就下乡插队去了。

  其实这些年她不是完全没想法,可她下乡时政策已经明朗,跟乡下人结婚是轻松些,但也等同于放弃竞争回城名额的机会。

  她不想放弃这机会,就一直咬牙扛着。

  但她们知青点有人没扛住,跟当地人结婚了,去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下来,家里吵得哟!光吵架都算好的,还有女知青想参加考试,男人不让,把人关在家里不让出门的。

  看着这些事,马燕她们这些扛住了的女知青都很庆幸。

  因为没经历过,所以马燕被苏婷的打趣闹了个大红脸,说道:“哪有你这样的?”

  “事实嘛,咱们学校怎么说都是知名大学,毕业后分配的单位不会差,你自己工作好,以后找的丈夫条件肯定也不会差,以后你们家肯定不比丁梅家里差,这么一想,你儿子的命是不是挺好?”

  马燕无奈地笑:“我说不过你。”

  “那是因为我的话有道理。”苏婷说着话音一转,“不过我一直相信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命好只是起点比较高,以后能走到哪一步,还要看个人能力。”

  阶级固化是她穿越前网上热议的话题,在二零一零年以后,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已经不再是真理。

  除非是天才,否则普通人家的孩子拼尽全力,也只能爬到富豪家庭孩子的起点。

  但在这个年代,读书是能够改变命运的,只要能考上大学,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成功的大门,剩下的无非是走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