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傲娇美人在年代文里开挂了第137节(2 / 2)

  她这两天其实也想过这事,小颜师傅这里不做了,就再找一家。

  可是这会儿听了儿子媳妇这来来回回的算计,突然觉得没意思得很。

  她想到阮兰兰的话。

  是啊,要是等她做不动了,钱又都早花在他们身上了,到时候,是不是又成了被踢来踢去的皮球?

  等她躺到了病床上,指望他们给你出医药费,好生地服侍你?

  她也没再去女儿家那边,就在外面坐了好一会,又自己去了一家新开的小摊面店上要了一碗面……开小摊面店的是一对老夫妻,梅姨认识他们,自己住在附近的小棚屋里,年纪一大把了,还在努力赚着钱,也有几个孩子,偶尔梅姨过来的时候就会看到他们儿子媳妇带着孩子过来吃面,老夫妻就特意给他们加上蛋加上葱花炸满满的料给他们吃,他们吃完就冲着里面喊一声,碗筷都没收拾就走了,老夫妻忙出来,已经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冲着街口望上好一会儿,才佝偻着身子去收拾碗筷。

  梅姨吃着面,突然觉得滋味全无。

  她吃完面在外面又转了转,没再去儿子家就直接坐车回了小洋楼。

  开门进去,阮兰兰正和霖霖还有瑶瑶一起坐在地席上玩着积木,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是刚午睡醒来没多久。

  两小家伙看到她突然回来显然十分惊喜,霖霖稳重些,就只站起来冲她喊了声“婆婆”,瑶瑶却是爬起来后就踩着小短腿飞奔了过来,一头扎到她身上,问她:“婆婆,今天,好早。”

  因为以前周日她回家,总是要到晚上才回来的。

  梅姨摸了摸她脑袋,道:“嗯,想瑶瑶了,就早点回来了。”

  瑶瑶就眯着大眼睛笑,然后转头看了看,就手指着一个小桌上的几小碟糕点,道:“吃,糖糕,阿妈,做的。”

  说完也不等梅姨说什么,就就蹬着小腿腿“蹭蹭蹭”跑到桌前,拿了一块糕点就踮着脚让跟着她过来的梅姨低身,她就把糕点塞到了她的嘴里,笑眯眯道:“好吃。”

  “嗯,好吃。”

  梅姨的眼睛有些发热,带着些鼻音道。

  晚上梅姨就跟颜欢说了想跟着他们一起去深市的事。

  颜欢惊讶,不过想到她今天回家却反常地这么早就回来,心里知道怕是她回家必然发生了什么。

  ……梅家的事她也很清楚,因为请的人是要照顾孩子的,谨慎起见,她们的家庭背景底细品性家庭关系甚至家庭成员的品性当初都是调查过的,甚至这两年梅家和阮家大致的情况她也都很清楚。

  所以她也没再问,只道:“梅姨,你真的考虑清楚了,还是只是一时意气?”

  梅姨摇头,苦笑了一下,道:“不是一时意气,是看明白了。”

  “你刚跟我说的那会儿,我想到的尽是人老了去一个陌生地方苦处,人老了,怕寂寞嘛,”

  她摇了摇头,道,“总觉得儿孙绕膝,热热闹闹才好,却没去想实际的,我这日子啊,真是太平久了,越过越糊涂了,还没兰兰看得明白……这过日子,哪能指着别人过,还是得自己过好才成。再说了,我是跟着你们一块去,整天也就是在家里,对着的是霖霖和瑶瑶,还有兰兰和你们,出去也就是去个菜市场,跟现在能有多大分别?这留下,不是自己又让自己回两年前的老路吗?”

  颜欢笑了出来。

  她当然希望梅姨跟着一块儿去,这样家里不知道要省心多少事。

  她伸手抱了抱梅姨,道:“成,梅姨,你决定了就好,兰兰和霖霖瑶瑶知道了,也会高兴的。”

  她知道梅姨担心什么。

  主要就是养老的问题。

  她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不仅是梅姨,还有其他在她铺子里干活的人,她在想着要怎么建立一个健全的福利章程,包括医疗福利什么的,这样能给她们一个保障,也让她们更能安心工作,但这事要仔细考虑清楚,反复斟酌了影响和利弊才行,所以并不急着说什么。

  而且梅姨这个,其实真的是要看她自己是要怎么过。

  未来怎样,也完全取决于她自己。

  颜欢一边上着课,一边安排着裁缝铺子和家里各种事情,一边还带着两个孩子,每天晚上都要哄着两个精力无限的小家伙睡觉。

  时间一转眼就翻到了这年的五月。

  不管是家里还是铺子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深市那边赵成锡也已经买好了房子,就是他们集团起的员工福利房,价格比外面兴起的“商品房”要便宜,再加上赵成锡是分公司第二负责人,直接就买了职工宿舍楼里面的独立小院,两层楼,虽然比不上他们现在西州城住的这个小洋楼,但也够住了。

  就在颜欢带着梅姨和阮兰兰收拾着家里的东西,准备六月底考完试就直接全家搬去深市的时候,京市赵爷爷那边却传来了另一个消息。

  外交部驻南洋大使馆的同志帮忙联系了现在南洋的赵家外公和大舅,那边已经传来了回复,等拿到相关签证批复,就会回来一趟,想要见见颜欢和赵兰珍,还有其他的一些故人。

  另外听说颜欢将赵家主宅暂时捐献给了西州城政府做西北纺织历史博物馆,深感欣慰,表示愿意将这座主宅永久捐献给政府,并且会另外捐献一部分家族珍藏的相关典籍文物和旧物,作为博物馆收藏和展览之用。

  颜欢听了这个消息松了口气。

  看来这个外公和大舅应该还是能说得通话的人。

  另一边赵兰珍也很快得到了西州城政府递给她的消息,和一封赵老爷子给她的一封简短的信件。

  信上只是短短几行字,慰问她这些年的境况,又跟她说了回来的具体日期。

  赵兰珍捧着信件眼泪一下子汹涌而出。

  她抓住了过来送信的政府人员的手,反反复复地问他,她父亲和她大哥在南洋的境况,过得好不好,当听说他们现在是南洋出名的“纺织大王”,手握着南洋纺织服装业大半的产业,这次回来不仅是探亲,也是看到国家改革开放,想要看看国内有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为国家建设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时,赵兰珍原本好不容易擦了的眼泪又涌出来。

  她父亲和她大哥回来了。

  他们回来了。

  第126章 谁叫这小祖宗自己就有钱呢

  这样大的消息,等晚上颜卫安下班回来,赵兰珍当然立即跟他说了。

  自从赵兰珍出了事,颜卫安就过得很不好。

  赵兰珍的房子卖了出去,全家人挤进了颜东河的农大职工宿舍,赵兰珍长期的医药费护理费保姆费像是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在了这个家庭,赵兰珍不能再工作,颜东河颜卫安两个人的工资也就堪堪够每个月的使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