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老来伴第10节(1 / 2)





  这是一句很平常的问话,但于林宁山却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过了几秒,他对明老太太说:“挺好的。”

  在林宁山夸她身体硬朗后,明老太太客气道:“跟以前是没法比啦。”

  明蕙拿出给她母亲打包的快餐,让她吃。明老太太招呼林宁山先吃,因为是客人,她甚至要把唯一的可乐给林宁山。在林宁山表示不用后,明老太太又拿了一只明蕙买的香蕉给他。

  “你还是这么高,一点儿都没驼背。”高和不驼背都是显而易见的,明老太太知道这么说肯定不会出错。屋里燃着一支香,是明老太太用来遮老人味的。

  林宁山听了,想起了以前,他直接略去了自我介绍,感谢明老太太当年的照顾。

  “这么客气干嘛,应该的。”明老太太觉出了不对劲,她光忙着客气了,这时才意识到这人的口音不是他们这儿的,是哪的呢?像是当年住在他们家的大高个的。当年她很防着大高个,每天睡觉前都要往明蕙的房间看一看,怕她晚上出去。她不讨厌大高个,如果他是村里的小伙子,她还会做主让明蕙嫁给他,因为他有把子力气,能干活儿还愿意干活儿,长得也好。但他是城里来的,以后还要回城,她就让明蕙不要和他走得太近。

  林宁山拿出明蕙给明老太太选的转运珠递给她,明老太太看到了红绳手链中间的一点黄,心想这人太大方了,可这时再问他是谁是不是不太合适。

  明蕙了解她的母亲,甭看她跟林宁山说了这么多客气话,她压根不知道他是谁。林宁山来看望她母亲,又送了东西,总不能连个名字也不露。她告诉母亲,眼前的男人叫林宁山,当年下乡的时候在她家住过。

  明老太太记性出了名的好,虽然林宁山的人和脸都对不上号,但她记得林宁山这个人,记得他长得很高,总是闷头干活儿,还知道他回城后很有出息。

  明蕙让母亲把东西收了,明老太太也有一双大手,她这些年没去地里干活儿,比中年时白了许多,很适合戴红的金的。明老太太看着手链,在戴和摘之间犹疑。她想林宁山是看明蕙顺便才来看她的,林宁山在她家没住多长时间,但四年里都在和明蕙一起干活儿,他们当年很要好。平常小辈们送她礼物她都很心安理得的,但这次不行。倒是明蕙让她别客气了,人家的心意,收着就好。

  五斗橱上摆着一个老式的大相框,上面挤满了照片,林宁山看见了明蕙,照片里的她站在老太太旁边,穿着蛋青色的连衣裙,头发随意挽着,嘴上带点儿笑,像是配合相机挤出来的。照片里的她大概三十多吧,那时的他在干什么?拿到了终身教职,过上了还算优裕的生活,外人都觉得他很好地融入了当地社会,他讲的笑话能逗得本地人大笑,朋友圈里许多与他不同肤色的人,但他却始终有异乡人之感。这种感觉并不是别人加给他的,完全是他自己的。他的一个旅居国外多年的朋友说,“一个人的底色,是由他的母语决定的”。这句话,他能找到不少反证,但于他自己,却经常验证着这句话的正确性。

  照片外的明蕙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呢?结了婚,没生自己的孩子。在乡下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孩子的女性几乎没有。他年轻时读过一些赞美女性的诗,但所有对女性的赞美归根结底都是对母亲的赞美,在乡下,一个不能成为母亲的女人……

  明老太太有许多用来聊天的话,比如孩子多大了,男孩儿女孩儿,但当着明蕙的面,她都没有问。她夸林宁山,当年就知道他有出息,现在果然有出息。

  林宁山对着明老太太说抱歉,隔了这么多年才来看她,希望她不介意他这么晚才来。

  明老太太笑着说:“怎么会?你工作这么忙,还想着来看我。本来是我们该去看你的。这么远,怎么来的?火车还是汽车?你要是不嫌弃,就在这儿多待几天,三楼有现成的屋子,我们现在条件虽然比不了城里,但住得是宽敞多了。今晚别走了,就在这儿吃饭。”明老太太坐在床上,伸手去摸床单下面的钱,她准备一会儿把钱给儿媳,让她张罗下晚饭,不愿意做,去村里饭馆叫几个菜。至于钱呢,就说是明蕙给的,她一边摸钱一边和林宁山客气。

  林宁山感谢了明老太太的好意,又说不用麻烦,他前几天就来了,明蕙收留了他,他现在住在明蕙家里。

  明蕙听了“收留”二字觉得实在是夸张了。明老太太听了马上笑着问:“是自己来的还是夫妻俩一起来的?”

  他从没结过婚,用他们这里的话说,他应该是一个老光棍。

  说到“光棍”两个字,林宁山不由笑了。明蕙本来正在接替母亲编蜻蜓,听到这儿手停下了,她竟忘了该怎么编了。

  明老太太活了九十岁,还没见过林宁山这样的老光棍,她以前见到的都是没钱娶不上媳妇儿只好孤独终老的。但她毕竟活了九十多岁,见过的事儿太多了,平常还经常听广播,她猜林宁山一定是光顾忙事业了才没结婚,可以她生活和听广播的经验看,一个女的忙工作顾不上结婚生孩子是很有可能的,可男的和女的不一样,男的结婚生孩子是不用费什么劲的,他只要出个人就行了。他或许有什么隐疾,但这个岁数了,有和没有能有什么区别。

  她对林宁山说:“这些年竟奔事业了吧,一天到晚想着为社会做贡献,到了我们这儿一定要好好歇一歇,多待些天再走,让明蕙多带你转一转。”

  明老太太一直没吃明蕙给她带的快餐,客人不吃,她怎么好意思吃。明蕙怕再耽误着不吃就很难吃了,就把薯饼掰了一小块给林宁山,林宁山领会了明蕙的意思,拿着吃了,明老太太也陪着吃起来。一边吃明老太太一边说起以前的事,说当年明蕙和林宁山多么要好,不像十几岁才见面,像是从小就长在一块儿一起玩到大的,明蕙和她亲兄弟也没这么好。她把自己的衣服给林宁山看针线,说是明蕙给她做的,“这活儿一般人可做不出来,我们明蕙打小就手巧,比她的兄弟都聪明多了,就是没上学……”

  明蕙不太爱听这个,觉得东西也送到了,便提出要走。她把编好的蜻蜓放在五斗橱上,林宁山给母亲买的东西保质期长的都放到柜子里,省得占地儿,又对母亲说:“茶叶是给我哥的,您记得给他。”她对林宁山说:“我嫂子正打牌呢,就别影响她赢钱了。”

  明老太太听明蕙对林宁山说话,并不是对客人的语气。她没挽留,只是跟林宁山说以后常来,她终于从床单底下摸出了八百块钱,一张张数了,交到明蕙手里:“大老远来看我,还送了我这么多东西,我也没什么好招待的。你替我做个东,请人家好好地吃一顿。”

  明蕙这次也没谦让,直接就收了。明老太太要送他们出去,明蕙把她拦在了屋里,“您要把我送出去,我还得把您搀回来,就别费那个劲儿了。”

  明蕙的嫂子胡了一把牌,很是高兴,忙着敛钱,同桌有人跟她说:“你家里是不是来人了,要不要去看看?”

  “不用看,准是我们家姑奶奶。”

  “你们家姑奶奶可不见老,头发还这么黑。”

  “那是,不像我似的,带完儿子带孙子,一天到晚就没闲着的时候。要是不打打牌,活着真没意思。”

  “别说这话,要让你跟她换换日子,你换吗?”

  “我还真过不了她那日子,家里除了自个儿就没别人了,我喜欢热闹。”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08 22:50:14~2022-07-10 12:12: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红菱雪藕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snail、桃子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abrinaplus、恰^_^、ludwigwei、夏末、空条q太郎、莫的莫酱、书箱c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虞如意 80瓶;汝鼎 35瓶;柠檬树下你和我 22瓶;明明是白白、羁鸟、雾雾 20瓶;邛奇 15瓶;隔壁男神、于梦中活、削着苹果走路、坑神、更新没、20416319、貂貂、花小酒、珠珠、爱吃豆腐干的猫 10瓶;她 8瓶;二哈的吃货、迷死兔宝宝 5瓶;细路、元旦 4瓶;薄荷叶、25341387 3瓶;王木木小朋友、蓝、mctxrlx 2瓶;在看了在看了、崽崽、“。”代表【大大加油、警长与一只耳、hm、听雨、椿、谵、戏谑、向阳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章

  科目一考试结束了, 他们好像又失去了聊天的契机。

  明蕙看着窗外,玉米苗长得很好,这些年玉米品种变了又变, 总有些东西是不怎么变的。她想过她送的被面派不上用场,但不是因为林宁山没结婚, 而是因为她的被面和他的卧室格格不入。

  林宁山突然说:“你当年给我做的被面, 我还留着。”他当时看着被面想明蕙婚姻应该还算幸福, 他无法想象一个婚姻不幸的人给别人绣百年好合绣得每个细节都那样好,简直像少女在绣她自己的嫁妆, 即将到来的婚姻含着她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她提前送给他的结婚礼物一直没用上,浪费了她对他的祝福。

  她送他的被面上绣着百年好合, 但直到现在他没能和任何人百年好合。明蕙不知道说什么好,又不好祝她送他的被面早日派上用场。也不能说她的被面早就过了时,过时这么多年林宁山也没结婚, 这么说倒像讽刺他。

  “我以为这么多年没见, 你会好奇我以前的生活, 我早都准备好了答案,可你从没问过我。要不你问一问我?否则显得我像自问自答。随便问点儿什么吧。”他要想知道明蕙这些年过的怎样的生活, 作为交换,他必须先说他自己。

  明蕙听了很诧异,她确实很好奇, 但她觉得对别人的私生活过于好奇是一种冒犯。她从来不打听任何人的私事,因为她很厌倦别人打探她的私事, 结婚一年问她为什么还没生孩子,离婚了问她为什么离婚?她受够了这些。他工作的履历她大致知道, 这些天她天天在网上搜索他, 但她对他的感情生活一无所知。问他为什么不结婚?合适吗?

  可林宁山今天想要跟她分享他以往的生活, 她便说:“我什么都想知道,你想先说什么就说什么。”

  林宁山并不像有些人传的人那样把感情当作游戏,他本质上还是传统的人,认为结了婚,无论对方贫穷还是疾病缠身都应该不离不弃。他没有结婚,是他怀疑他根本做不到。但他又不够传统,他每次谈的都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在恋情开始前,他与对方都心知肚明。有一次他误诊了很重的病,在复查结果出来前,他和当时的女友提了分手,女友表示她愿意和他携手共渡难关,她也相信,如果她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也会做同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