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117节(1 / 2)





  “我从外面进去时,屋子里亮着灯——一搪瓷盆大米饭,一碗肉,已经吃了一半,周大娘挡在前面时,其实已经晚了,我早看得清清楚楚。”

  “他还是个人吗!”

  杨瑾看看妻子,再看看两个熟睡的孩子,怎么也不能理解一个男人能瞒着怀孕的妻子偷偷吃肉吃大米饭,“章丽雯就是再不好,也是给他生了孩子呀。”

  “刚刚我也这么想,现在又回想起来,那碗肉周大娘也没有吃。”

  与妻子儿女一样,一个男人也应该爱自己的母亲,杨瑾摇了摇头,“这样的人太可怕了。”

  “如果不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用一个厨房,怎么能相信世上有这样的人?”

  两人感慨一番,鲁盼儿收了摆在床上的衣料,又说:

  “今天丰收丰美来信,他们分文理科了,丰收选了理科,丰美果然按韩冬的建议选了文科。”

  这一点杨瑾也同意,“要不是假期遇到韩冬,丰美不一定选文科。”

  丰收的数理化是强项,选科时没有半点儿犹豫,但是丰美各科成绩更均衡,也没有特别的偏好,假期里跟着韩冬一起整理图书,受到他的影响,就决定选文科了。

  “双胞胎从小一直在一起,第一次分到两个班。”

  “将来还有可能去两所大学——不过,孩子总会长大,他们慢慢就会适应了。”

  “说得我竟有点伤感,”鲁盼儿便想了起来,“我们的梓恒和梓嫣将来也会离开我们的。”

  “是会离开。”

  杨瑾就笑了,“不过,你还有我呢,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毕竟是很遥远的事,她也就将那点儿伤感抛到脑后,“早点休息吧。”

  第二天鲁盼儿将十件衣服都做好,带着梓嫣出了门,先到邮局给双胞胎寄了回信,然后将衣服送到磁器口美丽服装店,收到三元手工费,又带回来五十件,平时有空儿便扎几件衬衫,不费什么心思,收入还不错。

  周大娘十分羡慕,时不时地过来说:

  “小鲁可真有本事,一天就能挣好几块钱,比我们家儿媳妇强多了。”

  鲁盼儿踩着缝纫机,没有理她。

  先前虽然看出周大娘不是良善人,但直到昨天才觉得她比自己想的还要坏,以后要少来往呢。

  周大娘倒是不在意,依旧絮絮叨叨地说:

  “娇气就算了,不能挣钱也算了,偏偏又生了个赔钱货!”

  鲁盼儿听不下去了,“我们也都是女人,为什么要瞧不起自己呢。”

  “哎呀,你已经有了儿子,当然可以挑好听的说了!”

  周大娘满脸沮丧,“偏偏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我们小华不就绝后了!”

  “现在男女平等,生女儿也是一样的。”

  “哪能一样嘛!”

  周大娘就算听了一万遍道理也想不通,“女儿都要嫁出去的,家里总要有儿子才能行啊!

  可要想多生一个,小华的工作就没了——都怪儿媳妇的肚皮不争气!”

  “生男生女并不在女方,而是在男方。”

  鲁盼儿见周大娘根本不信,只得摇了摇头,“章丽雯还在坐月子,不知会不会有事儿,周大娘还是回家吧。”

  “我们老周家就因为这个儿媳妇绝后了,我还回去伺候她?”

  夏天的时候,周大娘时常借口买菜在外面逛上半天才回来,现在天气冷了,她索性到各家串门,不管主人有多冷淡,一坐就坐上很久,专说儿媳妇的坏话。

  鲁盼儿见她还是不走,也是无奈,自己开裁缝店,时不时有顾客上门,总不能把门关起来,只得重新低头干活儿。

  忽然章丽雯冲了进来,气愤地喊道:

  “说去烧水冲奶粉,烧了两个小时也没回来,晓琳饿得直哭!

  你倒在这里闲坐着!”

  鲁盼儿就赶紧说:

  “周大娘,你快回家吧,孩子哭呢。”

  “饿一会儿怕什么,”周大娘小声嘀咕着,“要是能饿死这丫头片子倒好了,再重新给我生个孙子!”

  “你这个恶毒的老太婆!”

  章丽雯听到了气得高声大骂, “你滚!

  滚!”

  周大娘也骂,“你生个丫头片子断了我们家的香火,我让小华休了你!”

  鲁盼儿听着生气,起来赶人,“你们吵架回家吵去,别在我家吵!”

  章丽雯与周大娘以前也吵过,但这一次闹得特别凶,整个院子里的人都听到她们的骂声,最后两人还动了手,屋子里乒乒乓乓地响了半天,突然,伴着一声巨响,一个铁皮暖瓶从窗户里飞出来,在院子正中的青砖地面上炸开了,里面果然没有一滴水,暖瓶内胆和窗玻璃的碎片飞溅得到处都是。

  接着,章丽雯抱着女儿哭着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