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后皇后娘娘改嫁了第68节(2 / 2)


  连东林王妃稳重厚道些的,对外室的态度都是这样,那何况是其他人。

  戚二老爷尚未应允将宁氏扶正,可中间的这时间里,宁氏频繁进宫,与戚皇后走得格外亲近……因戚太后看着宁氏感慨了一句“瞧见她如今的气度风韵,仿佛你母亲音容再世”这一句话,戚鸾就真的与宁氏一副情同母女了似的。

  宁氏刻意奉承,戚鸾也觉得宁氏有眼色,比旁人更亲切些,且宁氏还暗中教导她如何拢着皇帝,如娇嗔婉转之类的,果然之前与皇帝的不快就那么过去,帝后重修旧好。

  戚鸾觉得宁氏的话极有用。

  皇帝果然是喜欢丝萝一样的女子。

  她更信了宁氏几分,后来宁氏带来了戚二老爷的儿子,小小的孩子开口闭口都是“大姐姐”,亲昵万分,戚鸾就越发觉得这是一家人了。

  因这种卑贱的外室母子频繁进宫,外室子还留在中宫小住,最近宫中来奉承的内外命妇就不是很多。

  戚太后志在庙堂,目光从不着眼于女眷之中,并未在意。

  戚鸾虽然觉得最近给自己磕头的少了,不过如今她更喜欢摇摇摆摆跟着自己的堂弟。

  这个堂弟与她亲热,比总是冷淡疏远的戚恪要亲切许多。

  戚鸾自然更喜欢他。

  因此,当承恩公进宫的时候,戚鸾难免就对承恩公说道,“许是姨母与母亲血脉相连,因此,如今我瞧着弟弟,只觉得比阿恪还亲切许多。”她笑靥如花,脸上还带着几分欢喜,显然在宫中过得不错。

  见她过得很好,承恩公面容缓和,可当听到戚恪的名字,承恩公难免脸色难看起来。

  戚恪如今令他如鲠在喉。

  他占着承恩公世子之位,却与戚鸾不是一条心,承恩公怎么可能不恼火。

  他曾经数次修书去京郊大营,严词命令戚恪回承恩公府解释,命他向戚鸾低头,可书信就仿佛石沉大海一般。

  戚恪就当没事人儿似的。

  这怎能不让人动怒。

  可在戚鸾的面前,承恩公从不说这个,只对戚鸾温和地说道,“既然喜欢你弟弟,就留他在宫中与你亲近些。你们是手足姐弟,日后也要相互提携,他年纪小,在你的身边长大,日后会为你赴汤蹈火。”

  他面对戚鸾的时候永远都是慈爱的,与面对其他儿女的冷漠与疾言厉色不同。

  戚鸾急忙答应了下来,又笑容明媚地说道,“父亲的话,我都记下了。只是弟弟如今身份尴尬……父亲,姨母瞧着也怪可怜的,反正二叔已经合离了,不如给姨母一个名分吧。”

  提到宁氏,承恩公脸色微微僵硬。

  他不由想到那个像极了妻子的庶出表妹。

  从前,他从未将这个表妹放在眼里。

  可是不知何时,她已经出落成了他不认识的样子。

  因这些日子与宁氏在府中时常碰见,他便有些不自在,心里说不出的感觉,只含糊地说道,“自然是要给她名分。只是如今风口浪尖,难免被人说闲话。”

  戚二老爷如今被人弹劾私德有亏,偷纳外室,哪怕戚太后已经将所有弹劾留中,可到底不像话。

  不然,戚太后当初也不会非要给戚二太太头上扣黑锅,指责她是嫉妒妇人。

  可戚颜的几句话,却让戚二太太成了大度退让之人。

  戚二太太名声保住了,贤惠了,戚二老爷的名声就更难看了。

  毕竟,妻子贤惠,愿意退位让贤,那就说明之前纳了外室并不是妻子不能容人的缘故,自然是戚二老爷私德有问题。

  戚太后万万没有想到,戚颜竟然笑里藏刀,后头还有这么厉害的一把刀子,捅得戚二老爷血流成河。

  她在宫里已经骂阴险的戚颜好些天了。

  戚鸾自然也知道戚太后中了戚颜的暗算,听到承恩公提到外头的形势,不由脸色暗淡地说道,“二妹妹说那些话的时候,我还以为只是保全前头二婶的好意。可原来,她是想害二叔。父亲,要不然,我去和二妹妹赔罪,哪怕二妹妹打我骂我,我也愿意忍受。只希望她原谅我,不要再和家里作对了。”

  她本来笑容满面,可提到家中长辈受到这些伤害,不由伤心万分。

  承恩公心疼得不行,急忙安慰她说道,“是她自己放肆狠毒,嫉妒你做了皇后。就算你想与她化干戈为玉帛,可她只会更加恨你。”

  “可阿恪如今也不原谅我了。”戚鸾难过地说道。

  “你别再为他们费心。他们……”承恩公想到戚颜与戚恪的狠毒与冷漠,眼底露出几分冰冷,却只对抬头求助地看着自己的爱女温声说道,“你只要在宫中好好过日子,与陛下夫妻和睦就好。”

  他是做父亲的,戚鸾自然只有听话的份,哪怕觉得承恩公一瞬间脸色骇人,她还是乖巧地点头说道,“我听父亲的。”

  她又笑靥如花,问候承恩公的起居饮食,关心长辈起来。

  见她孝顺贴心,承恩公心中欣慰,越发有了计较。

  待出了宫,他就阴沉着脸回了承恩公府,与戚二老爷商量起世子之位。

  “不能再让他做世子。他日后继承戚家,阿鸾只怕死无葬身之地。”承恩公在戚二老爷的面前飞快地兜圈子,冷冷地说道,“如今他就敢不听我的话,日后还了得!且他一心一意与阿鸾作对,亲弟弟都不敬服,日后谁还会敬畏阿鸾这个皇后!不如杀鸡儆猴……”

  他咬牙切齿地说出这话,戚二老爷眼神闪了闪,对承恩公轻声说道,“小三如今年岁小,与大丫头又亲近,我原本就想着等过几年,他长大些,更明白事些,就把他送到宫里。”

  提到宁氏的儿子,承恩公不由想到那一日,端丽温婉的女子揽着小小的孩子,抬头对自己一笑的画面。

  他的眼底生出几分痛楚。

  若是他爱妻尚在,那画面本该属于他才对。

  妻子是他的,孩子也是他的。

  如何如如今一般,每每想到妻子,就心痛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