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章(2 / 2)


  徐芷听着这话,笑着摇了摇头,小心翼翼的打开桌案上放着的锦囊,“这种事情想也没用,又不是你我能决定的,还是看看我们能做的事情吧。”

  “说的也是。”长孙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凑过去看着那文章,然后欣赏的说道,“的确很是不错,这样还回去太可惜了,不如咱们抄一份,也好时时玩赏。”

  “这主意倒是不错。”徐芷点了点头,也跟着长孙颖谋划,“只是不知道去伊阙之前,能不能抄完。”

  “回来抄也成,就让殿下晚点还。”长孙颖数了数字数,觉得有些难度,“要是做成长卷的话,写错了又要重来,挺费工夫的。”

  “回来可就晚了,我听着姐姐说,按照惯例,等着回来差不多都年底了,这还是陛下不去汤泉宫的行程。”徐芷想了想,收了竹简,“明年也一样。伊阙那边多石碑,其中最上品的二十块是魏晋留下来的,宫里每年都会去找人拓,我们到时候也抽空去看看。”

  “好啊。我没去过,不认得路,你得带我。”长孙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她也知道,要是伴驾,李治恐怕就时时得在李世民身边守着,她们还得自己找乐子。

  “没问题,虽然我没去过,可是阿姐去过两次,到时候我们求她带咱俩去。”徐芷一拍手,心情十分好的定了计划,“我今天就去问问她,看她到时候怎么安排。”

  **

  长孙颖在徐芷那里用了饭才回自己的地方,原本以为就该洗洗睡个午觉,却没想到高阳公主竟然来拜访她了。长孙颖莫名其妙之外又诚惶诚恐,问了下自己并不妨碍规矩之后,便将着高阳公主请了进来。

  “不知公主今日造访,有何贵干?”长孙颖见着高阳公主,战战兢兢的跪坐在那里,不敢有一分一毫的逾越。那天在园子里,有那么多人,她倒也不怕。但是如今只有两个人,鉴于有魏王那个二货的种种丰功伟绩,她实在是怕高阳公主也跟魏王一样是个喜欢冷不丁给人下套儿的,所以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力面对她。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受了姐姐的嘱托,来找你办件小事。”高阳公主跟着长孙颖同龄,也是个萝莉,不过仪态却非常好,一看就知道受过严格训练,自己也苦练过,担得起皇家公主的架子。

  高阳公主说明了来意,还真不是一件大事。原来豫章公主想要在伊阙游猎时,乘机到龙门一趟,在那里建造两个小龛,为自己和儿子祈福。

  “六姐正在为着这写碑文一事犯愁呢。五姐身体不好,我们都不敢让她太劳累。哥哥们事烦,也不好意思拿着这种小事折腾他们。要往外请吧,却又怕惊动父亲,到时候劳师动众,那不是祈福倒是折寿了。我陪着姐姐想了好几天的法儿,便觉得这事托你再合适不过。”高阳公主坐在那里笑吟吟的说道,她声音轻快,语速又赶,总让长孙颖情不自禁的想到凤辣子,她说完来意,笑着看长孙颖,“就不知道你肯不肯受趟累,替我们解决了这难题了。”

  长孙颖听过高阳公主讲的始末,不得不感慨着果然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这与其说是求她帮忙,不如说是来卖好了。

  豫章公主是太宗的第六女,比着长乐公主略小点,是太宗诸女中唯一一个并非嫡出却被长孙皇后抚养长大的女儿。当时长孙皇后还活着,太宗天天往那边的跑,她占着地势之便,跟着太宗熟悉了起来。

  太宗有二十一个女儿,十四个女儿,作为一个皇帝,他能分给孩子们的时间有限的很。除了少数的子女有幸能在他的照顾下成长,大多数儿女对他而言就是个字面上的意思。除非出阁册封时想起来一下,大部分时间,恐怕皇帝本人都觉得,哎,这个孩子怎么没注意就长这么大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豫章公主的确是诸位公主中最幸运的了。况且她年纪跟着长乐相仿,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好过旁人,而她又容易让着太宗联想起皇后还在世的情景,所以在着公主中,是不容小觑的人物,高阳公主巴结她也可想而知了。

  不过这位公主跟着长乐公主一样,身体都不大好。或者说她更差些,从小就是娇娇怯怯,如今生了儿子,身体更差,连着上次太子妃设宴都没有去。这次她专程派人去龙门修了佛像,算来也该完工了。刚好趁着诸位公主随皇帝游幸,帮她将着碑文雕刻上去。

  高阳公主说豫章公主找不到人写字,其实也是夸张的说法。她夫家便是窦氏,总有几个擅书法的,实在是求不到长孙颖这里来。长孙颖觉得这事情多半就是高阳公主撮合的,为的就是让豫章公主领她一份情。

  人情总不愁多,豫章公主是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人,长孙颖很乐意结交,当下也痛快的答应,“好,只要你们不嫌弃人,那我就斗胆一试了。”

  “你肯帮忙就好,”高阳公主听着她答应,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夸张的拍胸口道,“我在姐姐面前打了包票,这下总能回去交差了。”

  两个人相视一笑,关系就不由得亲近了许多。

  “好了,你这事总算交代了,接下来就是我的点小心意。”高阳公主笑着拍了拍手,然后将着一直放在身后的竹篮提了出来,“知道你爱吃柿子,我最近得了一些,便给你来几个,免得你说我求你坐一趟事,竟然就只带着了一张空口。”

  长孙颖一愣,没想到她竟然连自己的口味都打听清楚了,当下吃惊的赞道,“这是什么柿子啊,看着竟然比火晶柿子还要好。”

  ☆、第22章 柿子

  火晶柿子是贡品人,前些天宫里送来,李治不爱吃,徐芷也不爱吃,于是都便宜了她。只可惜贡品本来就不多,不过十来个,就是再省着吃也很快吃光了。她有心想要让人去外面买一些,但知道这不是柿子成熟的季节,要买就要大费周折。东西不贵重,但若是做了,却未免给人一种恃宠生娇的印象,于是也就只能忍了这口腹之欲。

  没想到高阳公主今天竟然就送了一篮子来,实在是叫长孙颖喜出望外。

  在着她们这个身份,金银珠宝都是不缺的。长孙颖虽然在家不得宠,那也是精神上被冷落,物质上没人会亏待她,况且她娘也是个得宠的,有什么好宝贝都给她带。等进了宫,李贤是小儿子,虽然不像魏王那么夸张,但金银珠宝也是不缺,不会短了她什么。所以像着电视剧里头那样,给个金簪玉镯就能收买人的,实在是太荒谬了。也许小门小户的宫女们会吃这一套,但是宫中排的上号的女人,哪个不是被娇养长大,别说她了,就是徐芷那种“清贫”的书香门第,见着金首饰也嫌俗气,常用的都是玉簪。她先前还嫌品相不好,将着自己的送去,结果被李贤笑话,说徐芷带着那是汉代古玉,别看灰扑扑的,但是一支换平常的一筐都够了。

  给她们这种人送礼十分难送,你说拣贵的稀奇的送,可皇宫里什么都没有?自己破费不说,也许被人收了随手都扔到一边去了。但是送便宜了,你是瞧不起人呢还是对我有意见?说不定不仅拉不上关系,反而得罪人变成仇家。

  所以,由此就看出高阳公主的聪明了,她送的东西刚刚好,不会太贵重,让人不敢收,也不会太轻,让人收了就忘之脑后。说稀奇其实普通,柿子谁没见过。但是说普通却也稀奇,这个时候并不是产柿子的季节,一般人根本弄不到。这种恰到好处的礼物,难怪她无论在皇帝面前,还是诸位公主那里就混的十分开。

  “我知道这时节这东西不好找,还真是麻烦你了。”长孙颖口上说着不好意思,但是抱着那筐柿子时却是笑得一本满足。高阳公主看着她这样子,便知道自己这礼算是送对了,有些欣慰,也有些小得意,“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这是当初选贡品是被选掉的,你要喜欢,我下次再送些来。”

  “那我先谢谢你了。”长孙颖微笑的看着那红彤彤的柿子,想着这品相比宫里头的还要好些,怎么会被选掉?莫不是高阳公主说错了吧。

  不过人家既然这么说,长孙颖也不好揭人的短。两人又寒暄了几句,等着送走高阳公主后,长孙颖抱着柿子看了半天,舍不得吃,干脆让人拿了个瓷盘来,摆好放在案头,然后兴致勃勃的铺纸磨墨,准备作画。

  “今天怎么这么有雅兴?”就在长孙颖揉碎了第十六张纸,准备朝着自己的第十七副大作迈进时,李治从外面进来了。他看着桌上的柿子,挺好奇的说道,“咦,你上次不是吃完了吗?”

  话音刚落,长孙颖就见着他顺手拿了一个柿子,咬了一口之后皱皱眉,偏过头去吐在宫女们端过来的青瓷盂中,顺手将着柿子也丢进去了,“果然还是那么难吃,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啊。”

  “别,”长孙颖欲哭无泪的看着李治,李治抬起头看着她要哭不哭的样子,一下子就笑了。走到她身后,伸出双手一揉她的脸颊,“我还当你画什么呢,原来没出息的在画吃的。”

  “我怕吃完了就没有了,所以想先留个念想。”长孙颖怨念的说道,在着这个没有照相机的时代,吃货也就只能望图止馋了。

  “心疼了?”李治搭在她肩上,抱歉的说道,“我是丢习惯了,再说咬了一口的东西,怎么好给你吃。”

  长孙颖想说一句我才不介意你的口水,但是觉得说出来倒像是介意了,于是只能低着头闷闷的说道,“只是个柿子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还有很多。”

  “你的表情可不是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啊,”李治笑了笑,推开她自己拿着毛笔润了润,“你想画下这个是不是?我帮你画一幅赔罪好了。”

  “真的?太好了!”长孙颖听着这话,立马站在他旁边给他腾出位置,然后一边围观,一边时不时的提出“再红些,再大些”之类的要求。

  李治一边画着,一边问起这柿子的来历。长孙颖一脸骄傲的说是自己的润笔费,将着高阳公主来的事情跟他源源本本的说了一遍,然后问她,“我答应下来,没什么问题吧?”

  “没什么,我就说你出去玩一趟挺好的吧,看这不是多了几个朋友。”李治笑着给柿子上色,看样子很满意长孙颖有些交际。

  “嗯,”长孙颖知道他是简单的把高阳公主的礼物当做朋友间的馈赠了,男人对这种事情一直想的不多,所以她也不意外,只是笑着附和道,“是啊。公主说这些柿子品相不好,是被选掉的。”

  “被选掉下来是真的,可未必是因为品相不好。”李治在外面走,对着这门道知道的比长孙颖清楚的多,当下直起腰来,顺手就提着毛笔在她眉间点了一笔,“你知道吗,其实这种送到宫里头来的贡品,并不是最好的。”

  “啊,”长孙颖惊讶的合不拢嘴,她原本以为皇帝拿到的都是最好的呢。

  “这果树又不比那金银铜铁的物件,它每年受风霜雨雪的影响,再悉心照顾,每年的果子也都多多少少有些不同。你要是将着品相最好的进贡了来,那么第二年结不出这样的果子怎么办?”李治画完之后,将笔丢在笔洗里,拿着帕子擦着手,“所以他们每次都会选中不溜的,确保每年都能挑出这样的果子。至于真正最大最红的那批,都留在外头了。”

  “这不算欺君?”长孙颖有些胆战心惊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