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八章年关将至(下)(1 / 2)





  待得阿全叔出去,刘瑜方才对童贯说道:“我原本是顾虑,若你寻得家人,怕就不好。”

  童贯本来就是开封人氏,所以寻得家人的机会,是很大的。

  如果他找到自己的父母家人,让他过来陪刘瑜,就说不太过去了。

  “起先寻过,后来也不想寻了。”童贯的神情有些落寂,很显然,他不太谈这个话题。

  男人,通常来讲,很少有愿意把自己割了进宫的。

  要不就是孤儿,要不就是生活无着被父母卖了,或是自宫。

  这大约就是他说也不想寻的原因。

  刘瑜也没再问,他执掌皇城司时,是查看过卷宗的,童贯是十多岁才入的宫,正常来讲,是知道父母是谁的。本来这种事,童贯自己不提,刘瑜也不会问的。但杀了鲁斐那一夜,刘瑜却觉得,也许童贯这人,至少在私交上,多一些来往也不坏。

  不论将来如何,一个愿意因为一句话,就替刘瑜去杀人的朋友,总是值得珍惜。

  所以刘瑜才叫童贯陪自己守灵的籍口,把一些来龙去脉问清楚。

  此时的童贯,还没发达,更还没有掌兵权。

  虽说拜入李宪门下,但勾通宫里的消息可以,权势什么还谈不上。

  刘瑜身为士大夫圈子里的人物,不嫌弃他是阉人,他也是很珍惜这份情谊。

  叫他过来守灵,这就是拿他当兄弟了。

  “哥哥,今夜来,我有个事,要请哥哥给兄弟拿个主意。”

  童贯平息了下来,却是向着正在摆开茶具的刘瑜问道:

  “据闻李公公将赴西北,若到时教我同去,哥哥以为如何?”

  所谓李公公,就是大太监李宪。

  看起来,大约是有小道消息,李宪将要监军西北。

  童贯也是个有心计的,传言还没坐实,李宪也还没叫他,他已经在想,如果到时这事是真的,李宪要他一起去,自己该如何应对了。想来想去,总归想不好,所以跑来找刘瑜拿主意。

  去西北,紧跟大太监,那自然会有好处。

  可是去西北,那是战地啊,会死人的啊!

  刘瑜想了半晌,方才重新提壶,冲洗了茶具。

  “阿贯你还没有取字吧?这两天,请李公公给你取字,如果他答允了,你就跟他去。”

  如果李宪愿为童贯取字,那么就说明当他是心腹门人了,冒这险便是值得。

  否则的话,跟去西北,也不止童贯一个人,到时有好处,不见得就能落到童贯的身上。

  “多谢哥哥!”

  刘瑜摇了摇头,冲出三杯茶来,冲着童伸手一让:“出个主意,值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