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三十一章连环扣(上)(1 / 2)





  看着趴在脚前,哭天抢地诅咒着情敌的厨娘,刘瑜摇了摇头道:“陈家不是破了家,才能投靠相爷的么?有什么钱让这老丫环偷?还是说,她偷的是相府里的钱物?”

  “呸,给她个狗胆,她也不敢动府里的物件!”

  厨娘一抹脸上的泪水,泛着油花的手在空中挥舞:“相公您是不知道,陈家焉坏焉坏着呢!他们怎么没钱?他们把行铺和良田都卖了,然后来投靠相爷,这样那陈家的小孩读书也是咱们府里供着,相爷最慈心,每个月还给他们月例银子,他们钱多着呢!”

  “先带她下去,把陈家的老丫环带上来。”刘瑜也是头痛,这位厨娘,感觉叉着腰连骂八条街的,不论是不是细作,总之骂街的战斗力很吓人就是。

  胖厨娘可不干了,挣扎着叫嚷道:“刘相公,那老娼婆不用审了,杀了她给老黄哥赔命!”

  刘瑜无奈向李宏做了个手势,让他把这厨娘的嘴给堵上再说。

  要不放任她闹下去,这里可以写几个话本了,还捉什么刺客,查什么细作?

  至此闲话不提,马上就着人领了老丫环出来。

  这回刘瑜并没有自己去讯问,而是让杨时去问话:“汝与花匠黄某和奸,可曾有?”

  和奸,也就是通奸。

  老丫环本来就混身紧绷,被杨时这么一问,吓得当场就是跪了下去。

  杨时却毫不动容,戟指着老丫环问道:“汝为笼络黄某,偷窃主家财物,可曾有?”

  当场那老丫环就趴在地上哭了起来,压根都答不上话。

  “中立。”刘瑜轻咳了一声,叫住了杨时:

  “彼年五十已上,徒二千里外牢城便是。”

  不到五十,那就要发配去陕西了。

  杨时拱手向刘瑜说道:“禀先生,彼偷窃钱银,远远不止五贯!怕有数百贯!足以致死!”

  此言一出,那老丫环便在地上拼命磕头,嘶声力竭地泣道:“相公明鉴!老奴不曾盗窃主家财物啊!”

  她不去分辩通奸的责问,却对盗窃这一节,是死不承认呢。

  为什么?因为大宋律法,对于通奸,特别老丫环这种没有夫家的,处罚不过是:和奸者,男女各徒一年半。

  她这么大年纪,总归会轻判,还有折杖法之类,把流徒折成打板子,还可以交些钱,打轻些。

  盗窃就不一样了,一千文钱为一贯,偷五贯,就可以死刑了;

  甚至男的偷五贯,就死刑,妻子发配千里,没收财产赏给告发人。

  不到五贯,那就是刘瑜说的,千里流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