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五十九章改行(1 / 2)





  不再去理会差役和里正、青壮人等,教仙儿把正厅里的烛火点着了,刘瑜坐在那里,已经就有了答案:这是瞎征布置的攻击。

  一息,一呼一吸为一息,也就是二到三秒左右。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从发动到撤退,大约就是不到十息,怕只有六七息,也就是二十秒左右!

  二十秒,发动一场攻击,然后再从容撤退,这是什么?这不就是特种作战么!

  这不是多能打,也不是战力如何强悍之类。

  不是铁鹞子或是鬼章青宜结那种,当然寻常二十来条汉子,压根挡不住,若有马有弓,让他们三五人结了阵,百十个青壮也敢不住的那种犀利。

  这场攻击,痕迹太明显了,这就是特种作战。

  这个年代,极少有这样的战例。

  倒是当年在边地,因为和瞎征交情不错,言语之间,刘瑜曾无意提起过一些类似的话题。

  说者无意,刘瑜当年也不过说了一些“他日若我掌兵,当练上一队精兵,来去如风,潜伏于某处,也许一天,也许十天,也许一个月,甚至一年,就为了发动一次攻击,这次攻击也许就一息!”

  这就是无聊时,胡乱的吹牛解闷。

  毕竟这是一个连小说都贫乏的年代,何况当时身在边地。

  刘瑜已经很小心了,小心到压根没讲什么战例,连电影情节都没提及。

  但很明显,他无意中的话,还是让瞎征悟出什么东西。

  除此之外,刘瑜不觉得会有什么人,能在这个时代,发动一次这样的攻击。

  他让仙儿帮自己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了一口气,走了出去。

  外面倒是平息了下来,还来了一个解州衙门的主薄还是县尉之类的底层文官,正持礼与章惇述话;边上有两个应该是大使臣品级的武官,低着站在边上,一副待罪的模样,怕是巡检还是相关责事的人物。

  几个衙门的捕头、都头,就直接跪在门外了。

  宋代是没有随便下跪的习惯,老百姓见了皇帝,不愿意也可以不跪。

  但得分场合和事情啊,这几个捕快、都头,严格来说,连品级都没有,临时工来着的。

  可实际上,他们是有负责这城里的治安工作。

  临时工的地位,当然低于武官,而武官自然又是低于文官。

  刘瑜这七品官在京师,当然算不上什么,可以了这河中,那就不一样了啊!

  何况他还是有馆职、有差遣的,那亮出身份,绝对的大员。

  不过论官威,刘瑜感觉章惇要比自己强许多。

  要是刚才他来处理这些事,绝对不可能这么快,就平息下来,还有文武官员过来陪罪,有都头捕头跪在院子外待罪。毕竟章惇当过知县,可不是跟刘瑜一样,在陈留这种京郊的知县,章惇那可是真正的百里侯,还平过乱,当过推官。那官威跟搞情报工作的刘瑜不一样。

  刘瑜走上前,听了几句,发现章惇到现在,连官凭文告、公文旨意,一样都没拿出来。

  就靠刷脸和嘴炮,就把人镇住了?

  “子厚,我就不去见知州了,你看着处置,这些都头捕快,还是教他们去办事缉凶吧。咱们明天,天一亮就走。”

  章惇有些不认同刘瑜的意见,以他的想法,都遇刺了,当然要问责,当然要纠集人马去报复。他就是这样性子的人,不过好在他现在跟刘瑜关系不错,不忍驳了刘瑜的面子,点了点头道:“好,就依子瑾所言。”

  说罢回头向那文官和两个武官冷声道:“这位是直秘阁、左正言、判东京国子监兼勾当皇城司公事刘相公,讳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