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六十八章刘瑜的箭(下)(1 / 2)





  急得仙儿连忙去牵马跟上,正在录口供的白玉堂看着,吓得下巴都快掉了,低声对张二狗说:“这不文官吗?这不读书人吗?这不是士大夫吗?怎么看着,比草莽上好汉还癫狂啊!”

  张二狗倒是很平静,撇了撇嘴道:“一个刚混上九品,就敢在京师骂当朝宰相;一个拿个破铜锣,就敢去怼猛虎。你觉这两位,是寻常人?你啊,江湖上的见识就多,官场上事你不懂,你瞧瞧哥几个?”

  他指的是边上几个皇城司的亲事官:“谁惊讶了?但凡京师里,消息灵通的平头百姓,听着这两位干出这等事,保准都觉得天经地义!”

  白玉堂茫然地点了点头,他真的有些反应不过来。

  只是这些人都不知道,刘瑜这么干,是故意的。

  章惇不可能在这时候真的一箭捅死刘瑜;

  而章惇这人,刘瑜感觉真的是高危人士,这货要是跟他交恶,那比怼司马光可怕多了。

  所以刘瑜这一箭,是表明心迹。

  章惇也清楚这一点,他完全理解刘瑜的意思,所以他才会把箭簇拆下来收入怀里。

  这就是向刘瑜说明,日后便是有所相疑,看着这箭簇,便会想起今日之誓。

  无论刘瑜还是章惇,其实都不是会发疯的人。

  如果他们看上去象发疯,也许不过是,他们想让别人这么以为罢了。

  正如他们如同踏青一样,驱马向南岸而去的行为。

  事实上,是因为刘瑜在北岸,已隐约看见,皇城司的衣甲,始终成堆的前后穿划。

  骑兵,在不停的运动中,分割着步兵。

  这就说明,皇城司的骑兵突击,正在占据着战场的优势。

  运动中的骑兵,保持着运动的骑兵,就是杀伤力最有效发挥的骑兵。

  那么吴十五三人,为何会点起黑烟?为何会迟迟不归?

  这就有个了推断,南岸的伏兵,太弱了,弱到吴十五他们过去了,直接就认为,回来报信都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点燃了黑烟之后,他们就在南岸直接上手了。

  章惇很显然,也是认同这一推断,所以他不单没有劝阻刘瑜,还策马跟上,就是这道理。

  事实上当刘瑜和章惇,慢慢驱马去到南岸的时候,无论是刘瑜的箭,还是章惇的剑,都已全无用武之地。

  因为战事已经平息。

  大约十来个皇城司的亲事官,在那里看守着跪地抱头的百来人。

  看着刘瑜他们过了来,便有人上前禀报:“恩府,吴老哥领路,李太尉领着其他兄弟追杀上去,以竟全功!”

  这位是宿卫抽调的亲事官,恭维之事做得熟练,不称直阁也不称相公,直接就称恩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