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七章意外(中)(1 / 2)





  有人说送信给刘瑜,有人背地里说绮霞给刘家招祸,有人说不如去开封府告官等等。

  还是绮霞一次次地跟庄客分说,才把人心稳定下来。

  刘瑜听着,倒是对王四说道:“先前却不知晓,她还有这等本事。”

  “若是知道她有这般本事,那忍让她几分,倒也是应该的。”甚至刘瑜还笑着打趣了一下自己。

  有能力,就能得到尊重,这向来是刘瑜的原则。

  哪怕有什么怪癖,那也没有关系,只是能力足够强,一切都好说。

  例如刘瑜就知道,沈括从老家钱塘去京兆府的长随,又是偷偷摸摸在搞钱。但没有关系,刘瑜让人暗地里教训了那长随一顿,然后连跟沈括说上一声都没有。他不会去怪沈括,怎么仆人一个是这样,两个也是这样。

  沈括足够强啊。

  他的心思就没花在教导仆人上,刘瑜也不希望他花心思在这方面。

  所以这一切都是可以容忍的。

  不过绮霞一醒过来,却就大惊失色,四处找刘瑜。

  她醒来的时候,已是是晚上十点左右了,这年代,又没电灯更没电视,通常这时节早就上床休息了。也就刘瑜,还在处理着一些边地传来的文档。

  绮霞一见着他,没出声,先哽咽:“公子,大事不好,是妾身连累了您!”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高俅被捉了起来,投入到皇城司大牢里。

  没错,就是高俅。

  因为石得一在她这里,一再的碰钉子,软钉子,硬钉子,碰到石得一要发疯了。

  所以,他就打起了高俅的主意。

  有必要说的就是,高俅,不是一个好人。

  这话听上去象是废话?其实不是,这很重要。

  当高俅跟在刘瑜身边,接触的是苏轼、章惇,应对的是王安石、韩琦,被责成他去办的,是黄泛灾民的活路。他似乎跟刘瑜记忆里,历史中记载的那个高俅,完全不一样,似乎一点也不坏。

  因为他没有坏的机会啊。

  高俅历史上在苏轼门下当小吏时,他也没干什么坏事啊;

  然后章惇这样的人物,拿个铜锣敢去跟老虎叫板的疯子,高俅又没发疯,敢去他面前使坏?至于王安石,直接都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了,高俅这种七窍玲珑心肝的,哪里会去触这霉头、。

  韩琦?得了吧,狄青爱将说杀就杀,狄青做到枢密使,不一样被他玩到死?高俅要有本事在韩琦面前使坏,那他没有张居正的本事,也得有严嵩的水平吧?若他真有这本事,至于有靖康耻?

  所以不是高俅不坏,而是之前跟着刘瑜,他压根没机会使坏。

  这好了,他自己跑到京师,愿望是好的,想把刘瑜的情报网,努力周全起来。

  包括那朱光庭、许安世手下安排人,也是他的手笔。

  但因为刘瑜被撸掉差遣,也就是意味着,高俅没法拉刘瑜的虎皮当大旗,至少在京师是不成了。那他就开始露出坏来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向来如此。

  高俅手上有什么?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