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五章归心(1 / 2)





  不过他还好控制住了,挥了挥手,对姚兕说道:“武之放手施为便是。”

  于是姚兕就取了那些生锈的箭头,在刘瑜的指点下,旋下射准箭头,把这些生锈的箭头装上去。

  装好了他就开弓。

  刘瑜的箭术是极为不错的了,七十米外,射中人头大小的范围,一点问题也没有。

  当然,限于用射准箭头,换成破甲、狩猎箭头,那他就不成了,三十米都不见得能有这成绩。

  可是姚兕开弓射了十二箭,六个破甲箭头,六个狩猎箭头,没有一箭,是低于九环的,甚至其中六箭,是完全扎在一起,就是最中间那点红心上。

  什么叫天才?这就叫天才,这位要是在现代,那是随时虐杀奥运冠军啊!

  刘瑜看着王四扛回来的箭靶,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苦笑伸手,拍了拍姚兕的肩膀:“此弓当赐武之,尚有七十二枝箭,我是用心截取,轻重基本是一样的,也一并赐予武之吧!”

  说着伸手示范了如何下弦,如何拆开弓片、弓把等等。

  又把那小箱子里的图纸,也推到姚兕面前:“以前听着,宝剑赐壮士,总以为随口一句,今日见武之开弓,便知壮士当前,教人不得不以此相赠啊!”

  刘瑜倒是在震惊之后,很快回过神来。

  因为他早就知道姚兕的弓箭很牛逼。

  之前所以会对姚兕这么客气,就是因为刘瑜记得一个事:姚兕后来的战事里,试过一场仗,一人射死三百敌军,因此拉弓的手都皮破肉裂!

  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故的尊重,一个临阵对敌,一人射杀三百敌人的姚兕,方才是刘瑜为什么会这么客气的原因。

  而姚兕得了弓,却似乎比刘瑜给他的官职更开心,竟有些哽咽,纳头拜了下去:“蒙经略相公以宝弓相赠,兕当效死相报!兕厚颜相乞,请相公容许,小人将此宝弓,于军中推行!”

  刘瑜听着就皱起眉了。

  不是他不同意在军中推行,而是竞技反曲弓,当真是推行不了的。

  沉重,累赘,复杂,繁琐,高规格,昂贵,上手难,精通更难。

  姚兕那是天才,但不可能军中射手个个都有这水平。

  西军算是大宋中的精锐,在秦凤时,刘瑜又不是没跟西军的弓箭手相较过,如果单论射准,绝大部分,都还不如他呢。当然,在他手持这把三百多贯的反曲弓、一百多贯的箭的前提下。

  “此物只恐不好推广,不单重,而且贵。”刘瑜扶了姚兕起来,好声向他劝说。

  谁知道姚兕听着,不以为然笑道:“善射者,得此如虎添翼。”

  说罢看着刘瑜还是有些迷惑,姚兕连忙解释:“军阵之中的弓箭手,当然怕是不太合用。”

  很明显,他的善射,提的不是西军弓箭手,而是比这个更高层次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