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章糊油瓶子(2 / 2)


  年轻人从箱子里拿出一个貌似宋款的汝窑笔洗,非常小心地放到我面前。

  我溜了一眼,微微一笑。

  中年人一通吹,说这个笔洗是祖上历经几代传下来的。

  这叫“讲故事”。

  古玩行里,一些卖家,为了显示自己的东西传承有续,就给自己的东西编一些曲折离奇的故事。

  我静静地听着他讲。

  他讲了足足有二十分钟,看我不为所动,有些着急地问:“掌柜的,我这说了半天了,你倒是给句话儿呀?”

  我指了指那个汝窑笔洗,“您这故事讲得不错,但是这东西不老。”

  “不老”就是新的,是假的。

  古玩行的人做生意讲究给人留面子,不能说东西真和假,而说老和新。

  中年人一听,面色一沉,有些不悦地说:“年轻人,你怎么知道这东西不老呀,你瞧瞧,这可是三足芝麻钉儿,正宗的宋款汝窑特征。”

  我微微一笑,“先生,像您这种三足芝麻钉儿的汝窑,我一天能看几十件,宋款汝窑存量极少,全世界加在一起不到二百件,绝大部分存在各个大藏家和各家的大博物馆里,不可能轻易出现在市面上。”

  中年人不服气,“你这话说的,漏儿是什么呀,就是……”

  我摆了摆手,“你且先不用说什么漏儿,您就看看你这东西的色儿,正宗的汝窑必定是灰里泛着蓝,你再瞧瞧你的东西,泛着绿,像你这路货色,古玩市场少说也有几百件。”

  中年人皱皱眉头,“年轻人,我这可是亲眼看着几个农民从一个古墓挖出来的,我这里有视频可以作证。”

  说着挥手要身后的那个年轻人给我看视频。

  我摆了摆手,“不必看视频了。我告诉你吧,这个套路在我们行里叫‘吃现席’,人家把‘饭菜’准备好了,是故意当着您的面儿挖的,让你觉得是现出土的真玩意儿。”

  中年人向我伸了伸大拇指,“年轻人,有见地。”又向年轻人示意了一下。

  年轻人把这个笔洗收回箱子里,从箱子里又拿出由几张报纸包着的一个瓶子。

  年轻人把报纸拿下来,把瓶子又拿到我眼前的桌子上。

  我瞄了一眼,心中不免一动。

  从器型和款制上看,这东西老,我又拿起来仔细地看了看,心里激动了起来。

  这东西是老东西,而且是那种开门老。

  所谓的“开门”,指的是东西非常符合某一个时代的特征。

  这个瓶子,长颈,长圆腹,圈足外撇。颈两侧各置一螭耳。

  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而且是多层釉。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有金彩、珐琅彩、粉彩;釉下彩装饰品种有青花;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

  非常符合乾隆瓷器的特征。

  只是瓶子上有一层油。

  我闻了闻,有一股厨房里的菜味儿。

  我看了中年人一眼,这油是怎么回事呀?

  他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家里的人不懂这个,没把这玩意儿当回事,就放在厨房里,天长日久的,就糊了一层油,正常。”

  说着,他一挥手,对年轻人说:“二子,你给掌柜的擦擦。”

  年轻人掏出一块小毛巾,在瓶子上使劲地擦了擦,然后又递给我。

  我又仔细地看了看,真看不出什么破绽来。

  这瓶子绝对是老东西,不会有错儿。

  我问中年人:“什么价儿?”

  中年人伸出一根手指头,“不二价儿,一百个。”

  一百个就是一百万。

  像这种品相的东西在市面上四百万可以很容易走货,他要一百万,真不贵。

  一看这人就是懂行的人,四百万的东西怎么会只卖一百万呢?

  这不合乎常理呀。

  中年人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脸上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我之所以卖这么低,是因为我马上得走了,耽误不起,想着赶紧的把东西脱手,换成现钱。”

  他的话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可是,我一直相信那句话:事出反常必有妖!

  四百万的东西卖一百万,绝对有妖!

  我让小桥给我拿了个放大镜过来,拿着瓶子来到窗口前,就着太阳光一点一点地看。

  中年人似乎有些着急,在一旁催促,“掌柜的,这东西没错,绝对的老东西,你最好快着点儿,我还有事儿呢?”

  他这一催,我心里更嘀咕了起来。

  有些人卖假东西,见买家看得仔细,担心看出破绽,就会在一旁催,一则可以促使交易快点成功,二则可以搅乱买家的心神,让买家做出错误的判断。

  我看了他一眼,“先生,急什么,这可是一百万的东西呀,你得容我多看几眼不是?”